提升村级防灾减灾能力须用好“三板斧”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7-17

  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火等一直是乡村治理中不容忽视的方面。正值汛期,南方多地暴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挑战,安徽一家茶企损失甚至达9000万元。对于灾害频发地区来说,如何切实提升村级应急管理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把损失降到最低,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防灾减灾,须用好分别针对受灾前、受灾时和受灾后的“三板斧”。

  提升村级应急管理水平,功夫须用在平时。

  一是减少生态破坏,保护生态屏障。目前在一些灾害频发地,仍存在乱砍滥伐等现象,有关部门一定要坚决遏制。另外,地方政府也应酌情减少对于灾害频发地的开发和资源投入。

  二是建立村级应急体系,包括一套应急预案、一支救援队伍、一个资金保障投入机制、一套激励政策。应急预案包括干部责任明细表、应急花名册、应急物资和防护设施。村庄在建立善治队伍的同时,应该将应急救援融入其中,组织一支专业的队伍。资金保障投入机制方面,要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在设立各类精神奖项和物质补贴时,也应考虑到村民在应急救援方面的贡献。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近日,一男子在河岸闲逛时遭遇洪水,桥上的人大喊快跑,他却淡定拿出手机拍照。这是因为部分干部和群众缺乏相关安全知识,以至于看到危险信号,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应急反应。村集体在平时应加强干部相关培训,提升干部的重视程度,应采用图片、视频以及应急演练等鲜活有趣的方式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

  提升村级应急管理水平,要抓好灾害黄金救援时间。

  近日,湖南省石门县杨柳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覃振凌晨3点多跑进广播室,嘶吼着喊村民起床防汛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覃振这一举动,救了3200多名村民的命。如何抓住黄金救援时间呢?笔者认为一是相关责任人要加强灾情监督,及时预警,组织人员疏散,开展救援活动;二是要在救援期间,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途径,如电视、广播、短信、喇叭、村务APP等,做好灾害相关信息的即时推送,确保信源权威可靠。

  提升村级应急管理水平,应多举措做好灾后补偿工作。

  灾害过后,村民的财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做好灾后补偿工作,要根据损失程度,设置不同的补偿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是与政策挂钩的减免措施,也可以是银行相关的优惠贷款,更可以是来自社会各界的救助。同时,村集体还可以用保险等市场经济手段,来弥补村民的经济损失。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