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脱贫讲习所 “小课堂”托起村民“致富梦”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0-24

  10月24日讯 “上了脱贫攻坚课,找到了脱贫的好路子,是讲习所讲师们给我指了条明路。”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昆寨乡大寨村,苗族妇女祝弦激动地说,她现在每天一有空就绣几针,一天可以赚100元左右(人民币,下同)手工费。她坚信:“只要勤快,就能脱贫。”

  毕节市是中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2017年初,毕节市开始建立“脱贫攻坚讲习所”,以教师、农技人员、传统工艺传承人等为讲师,走进田间地头,宣讲扶贫攻坚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劳动力素质培训、创业和就业服务等。


贵州毕节脱贫讲习所

  4月14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成立贵州省首家“脱贫攻坚讲习所”。随后,该市各县、区的脱贫攻坚讲习所也纷纷建立。讲习所更多的是在农民家、田垄间、地头上“开课”,讲习内容“五花八门”:县里出了啥扶贫政策,重点帮扶哪样的人;核桃怎么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怎么卖?……哪儿有贫困户,哪儿就有讲习所。

  “市县乡村各级书记、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技术专家、农村能人,大家结合各自专长,轮流做老师。”黔西县杜鹃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脱贫攻坚讲习所所长潘波说,县区党校、乡镇驻地、村级办公场所集中讲,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分散讲,“以群众方便为主”。

  在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脱贫攻坚讲习所通过院坝会、群众会、走村串户等方式,向村民宣传扶贫政策,邀请本村及周边村寨种植和养殖“土专家”传授技术。

  如今,坪箐村已经成立了16个专业合作社,发展茶、核桃、苏州大白鹅、八月瓜等产业。目前,该村已经有490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同时链接了全村76户208名精准扶贫户。

  罗飞扬是纳雍县一名手工艺人,从小跟随家人学习刺绣和织麻,长期从事相关产业,拥有一些“绝活”。2017年,罗飞扬受邀成为纳雍脱贫攻坚讲习所的一名专职讲师。短短几个月,他到全县各个村寨授课,为上千名村民讲解刺绣和织麻手艺,并鼓励广大苗族妇女重拾苗家传统刺绣手艺,自给自足。

  在他指导下,纳雍县昆寨乡大寨村20多名苗族妇女重拾传统刺绣手艺并加入乡里的小花苗服饰蜡染刺绣加工厂,人均月工资达2500元。

  据了解,在毕节市,脱贫攻坚讲习所已实现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10个县区中已有8个各行政村均建立了讲习所。截至目前,毕节市共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2989个,开展培训1万多场,培训干部群众100万余人次。“小课堂”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