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未落地“名花”已有主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09

  

  “我这6000多亩优质专用小麦,已经被提前订购了。收获后,全部供应给贵州省茅台镇一家酿酒企业,收多少卖多少,增产又增收。”5月30日上午,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集镇种粮大户路广海一边查看小麦灌浆成熟度,一边对笔者说,“如果天气好, 6月5日前后可完成机收小麦。”

  小麦还在地里,“名花”已经有主。路广海的底气,源于粮食生产的良种良法。

  “我种的小麦品种是‘荃麦725’,具有冬季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抗病性好、产量稳定等特点。”路广海说,“今年预计,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卖给酒厂,每亩(比普通小麦)增收100多元,总体增收80万元左右。”

  过去,路广海种植普通小麦,一般是收获晾干后再找销路,不仅价格受制于市场,而且因为没有订单,既要找晒场,又要找仓库,万一卖不掉还可能霉变,收益不稳定。现在,他全部采取订单种植,种啥品种、怎么种,都根据收购商的合同要求科学安排。

  “良种还需配良法。从选种、田管,到收割、晾晒,全程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生产,保证了小麦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品质。”路广海告诉记者,“这样一来,订单企业有了稳定可靠的粮源,我们也实现了粮食生产与市场销售无缝对接,收益更有保障。”

  颍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斐介绍说,2020年秋季,颍州区播种优质专用小麦32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6个,通过配套采用农药化肥减量、深耕轮作、“一喷三防”等良种良法新技术,今年可为种粮大户、普通农户增加收益1亿元以上。

  阜阳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阜阳市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累计发展优质专用小麦910万亩,订单规模基地436万亩,保障了农民种粮收益。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57096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