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关注单季(中)稻中后期褐飞虱发生动态(2021年第16期)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7月下旬以来,全省灯下稻飞虱除了个别县出现百只级的迁入峰外,其余稻区没有明显的突增峰,但单季(中)稻五(4)代稻飞虱常年以本地虫源为主。据各地监测点近期调查,7月下旬全省单灯候平均诱虫量69头,褐飞虱占55.8%,观测区平均百丛虫量313头,褐飞虱约占31%~100%,短翅型成虫占总成虫32%;普查田加权平均百丛虫量350头,漏治的田块百丛虫量达2100~5650头。其中:建阳区百丛虫量1860~5650头,寿宁县百丛虫量1394~3150头,福安市百丛虫量1100~3500头,武夷山市百丛虫量700~1200头,新罗区百丛虫量410~1750头,永定区百丛虫量400~1200头,漳平市百丛320~1100头,永春县百丛虫量562~1130头,古田县百丛虫量518~1024头,福鼎市百丛虫量380~720头。当前单季(中)稻处于孕穗期,8月上旬末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田间营养丰富,为褐飞虱繁殖提供了有利的食料条件。预计单季(中)稻中后期褐飞虱将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

  鉴于当前田间虫情及单季(中)稻播插期较长,水稻生育期参差不齐,稻田生境较复杂,为褐飞虱繁殖为害提供有利场所等情况,各地务必重视单季(中)稻后期褐飞虱监控,加力加密田间巡查,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及时分类指导防治。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ztzl/bcfsyfk/202108/t20210805_566218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