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预防中稻穗颈瘟和稻曲病(2021年第15期)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8月上旬末我省中稻即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期,是预防穗颈瘟、稻曲病保穗保产的关键时期。据各监测点近期调查,中稻发生稻叶瘟的品种有中淅优8号、甬优15号、甬优17号、旱优73、糯稻等品种,病叶率一般为0.2%~32.6%,平均病叶率1.2%。其中:屏南县病叶率2.1%~6.5%,福安市病叶率7.5%~32.6%,古田县病叶率7%~6%,武平县平均叶病率4.1%~26.3%,连城县平均病叶率22.4%,长汀县平均病叶率1.5%,华安县平均病叶率0.22%。

  我省中稻主栽品种多数已种植多年,抗病性减退,优质稻所占的比例较大,抗性较差。而且气象部门预报,8月全省气温偏高0~1℃,大部分城区平均气温为27~30℃,鹫峰山脉城区为24~25℃;8月降水量偏多1~2成,大部分城区总降水量为100~400毫米,可能有2~3个台风影响我省。鉴于中稻破口抽穗期间气温适宜降水略多,以及山区及半山区稻区雾多露重等小气候,有利于穗颈瘟和稻曲病发生流行,感病品种和老病区穗颈瘟潜在重发的风险。各地务必高度重视中稻穗颈瘟和稻曲病预防工作。在破口至齐穗期,对已发生叶瘟稻的稻田、感病品种种植区、老病区应在破口抽穗初期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预防水稻穗颈瘟。稻曲病预防掌握在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及齐穗期施药,最佳施药时期在水稻孕穗后期,即破口前7天左右。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ztzl/bcfsyfk/202108/t20210805_566218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