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金融杠杆”,撬动乡村振兴经济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水实践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乡村振兴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普惠金融政策融合支持。近年来,沂水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创新,主动担当作为,抢抓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县机遇,用好用活财政金融“两个杠杆”,以城乡融合、农业发展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为抓手,突出“四项创新”,瞄准“四个方向”,强化“四大保障”,建立“四大体系”,不断强化财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和广度,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沂水金融实践。

  一是突出“四项创新”,重在“新”字上闯新路

  创新金融组织体系。沂水县是全省首批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县,现有各类金融机构64家,实现了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村居金融服务“零距离”;今年1-7月份,全县本外币存款余额678.6亿元、贷款余额417.8亿元,存贷款余额均居九县第一。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沂水县是第一批20个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之一,入选中组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生动案例》,目前,全县共质押农村集体资产股权1197股,发放贷款680笔,共计1.4亿元。创新“无还本续贷”模式。积极推行无还本续贷政策,全力保障企业资金接续,防控企业流动性风险,今年共为71家中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5.1亿元,走在全省前列。创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路径。进一步健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相关政策和制度,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政策,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为此类用地企业发放贷款1.15亿元。

  二是瞄准“四个方向”,重在“准”字上做文章

  瞄准农户。“沂蒙云贷”“惠农e贷”“极速贷”等为农户量身打造的信贷产品,累计授信2万余户,发放贷款近10亿元。全市首推蚂蚁金服普惠金融,通过360模式,今年累计为“三农”贷款11.8亿元,打造了普惠金融的“沂水样板”。瞄准基层。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向基层延伸服务,在全县设立了195处银行保险营业网点、1700余处便民服务站,开展了非现金支付服务建设工程,实现了非现金支付工具行政村全覆盖。瞄准中小企业。积极落实央行推出的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信用贷款支持计划),359户企业、6.2亿元贷款享受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1394户、3.5亿元,有效助企纾困解难。瞄准骨干龙头带动。山东玻纤公司继去年9月3日在上海主板上市首发融资3.84亿元后,今年计划发行6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龙冈旅游公司启动深圳创业板上市,目前已与中泰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从国家和省市“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筛选出15家作为上市后备资源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全县共有上市公司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公司13家,资本市场融资额43.9亿元。

  三是强化“四大保障”,重在“稳”字上下功夫

  激励政策保障。制定出台了《沂水县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县财政每年出资5000万元,设立乡村振兴奖励基金,建立和完善企业上市奖励、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扶持政策。风险防控保障。采取集中清收、核销剥离等方式,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目前,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56%,处于全市较低水平。融资担保保障。沂和融资担保公司创新发展了“供应链融资担保新模式”,累计为养殖户提供融资担保55.6亿元;2019年公司被授予农业农村部订单农业普惠贷创新试点,连续3年每年新增养殖贷款5000万元。同时,各金融机构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合作,推广鲁担惠农贷系列产品,今年新发放贷款2.3亿元,满足了“三农”融资多样化需求。特色金融服务保障。积极推行金融辅导员制度,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政策宣传、咨询指导、融资策划等金融服务,县内9家银行成立了11支金融辅导队,结对服务186家中小微企业,累计解决融资需求32亿元。大力开展“首贷培植行动”,帮助尚未获得银行贷款的各类市场主体规范账务、完善手续,尽早达到贷款条件,实现银行融资。近年来,新培植贷款户1123户,增信5.1亿元。

  四是建立“四大体系”,重在“惠”字上抓落实

  建立资本下乡体系。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的合作模式,出资2亿元,参股龙冈集团发起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50亿元的精品旅游产业基金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出资1亿元成立了力源融资担保公司,优先为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带动农民增收。建立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每年统筹各级乡村振兴财政资金6亿元以上,综合运用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高标准现代农业平台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每年配套10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用于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公共配套建设。对成功挂牌上市的最高奖励1500万元,对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给予奖励扶持,对“乡村之星”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创业等给予补助扶持,支持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建立乡村人居生态体系。投资8亿元,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确保全县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片区”建设,设立专项资金,保护乡村特色风貌,全县30%以上的村庄建成美丽乡村。建立惠农利农利益联结体系。设立1000万元大病救助基金,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减免后、又超过2000元的进行再救助。大力推广金龙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通过土地股权化、管理企业化、农民职业化,让农民由过去的一份种地收入,变为土地流转金、土地股权金、工资、绩效、福利“五份收入”,真正让农民有多种渠道就业、多种方式创业、多种商贸选择、多种收入综合,共同致富奔小康。(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xczx/202110/t20211011_37448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