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今年以来,宁阳县蒋集镇借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镇创建东风,发挥镇党委“龙头”作用,依据独特的山水生态和产业优势,凸显农旅游学特色,抓乡促村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齐鲁样板添上一抹动人色彩。

  一、高点定位,描绘振兴蓝图。蒋集镇素有“生姜大镇”“花生之乡”的美誉,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郑龙村率先探索的“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宁阳模式”享誉全国,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基础坚实,形成了三个片区协同振兴的发展格局。先行区位于镇域北部,彩山、汶河之间,面积约10平方公里,涉及10个行政村、5480户2.1万人,耕地达2.6万亩。对于先行区创建工作,镇党委政府坚持高点定位、系统谋划,围绕创建统筹全面的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践区、可资借鉴的样板区、务实长远的展示区”目标,规划建设彩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友邦・彩山省级田园综合体“两园支撑”,大汶河生态景观带与彩山风景区“山水相映”,农旅游学特色小镇“闻名遐迩”的乡村板块,以先行区建设带动全镇,打造“农旅蒋集、游学小镇、富美乡村”区域品牌。

  二、两园支撑,加速产业发展。产业兴则乡村兴。蒋集镇通过做优做强现代产业聚集的彩汶农业产业园和农旅融合新业态兴起的友邦・彩山田园综合体,支撑起先行区产业发展的强劲态势,奠定了全面振兴的坚实基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彩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值近30亿元。广东温氏集团肉鸡养殖、生猪养殖两个子公司的山东总部均落户于此,山东和康源集团年7000万只肉鸭育种、悦美客食品公司、子泰食品公司等1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聚合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业高度关联、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区域循环产业链。省级田园综合体——山东友邦·彩山田园综合体,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六产”项目,项目总投资8.6亿元,引入“农业+旅游+教育+文化”新业态,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亲子休闲旅游观光体验、大自然拓展培训于一体。作为2020年世界营地教育大会泰安分会场,园区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项目正积极推进。投入运营以来接待研学团队100余个,游客人数突破40万,年收入2000多万元,该项目正朝着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迈进。在友邦田园带动下,蒋集镇农旅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一幅既有乡村农业底色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农旅游学美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三、夯基固本,惠及民生福祉。蒋集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狠抓生态振兴,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六化”行动,推进“三通”建设、厕所革命、美丽庭院、安全饮水、污水治理等工程,构建生态林网和环山路林果经济带,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片区,并在全县率先完成“三通”任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推进文化振兴。深度挖掘生态康养、历史人文、研学旅游等文化的时代内涵,黄家大院、黄氏宗祠等古宅古韵再现魅力,知礼文化、龙鱼泉文化等特色文化熠熠生辉。加强“十小”文明阵地建设,开展送戏下乡、文明实践、彩山健步行等群众文化活动,文明健康蔚然成风,郑龙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市级文明村达到80%。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人才振兴。通过选拔经济能人、建设过硬党支部,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发展力不断增强。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友邦粮食种植服务合作联社吸纳10余家社员单位,服务先行区面积1.3万亩。先行区自创建以来,吸引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400多名,新增落户企业3家,流转土地5200亩,带动集体增收230万元、农民增收1.5亿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蒋集镇将以创建乡村振兴先行区为新起点,以永不停歇的脚步奔跑追梦,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开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宁阳县蒋集镇人民政府)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ztzl/rdzt/xczx/202103/t20210324_355821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