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秋收时节到 丰景这边好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眼下正是秋收时节。英德大片大片稻田进入了收割期,农民和农技人员正抢抓晴好天气,开展秋收工作,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九龙镇水稻主产区的塘坑村、大陂村、寨背村等村(居)委会,稻田里已是一片金黄,成熟的稻穗迎风摆动,农民们正忙着收割水稻。九龙镇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九龙镇属水稻种植大镇,今年晚造种植国产优良水稻面积约8500亩,比去年的晚造种植面积有所提升,预计今年晚造水稻产量达4250吨。

  “水稻亩产达到1300斤!”横石塘镇前锋村巫一组小组长巫德兴激动地说。日前,巫一组150亩“旱改水”土地上,两台大型农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秸秆还田一气呵成。该片土地种植高产芭茅稻新品种,如今喜获丰收。

  巫德兴介绍,芭茅稻是杂交培育出的弱碱性水稻品种,具有抗旱、抗涝、抗寒、抗病虫害、抗倒伏的特性,适合水旱两栖生长,为国家一级标准健康米。“以前那种稻穗长20厘米,颗粒有180—200粒,而新品种的稻穗能长到30—40厘米,稻谷有300—450粒,产量高很多。”

  据农业部门统计,通过优选种植芭茅稻及指导身边的农机规范化操作,积极推广水稻机收减损技术,水稻综合收益可提高20%。

  当天,英德市农机局还在现场对水稻收割机驾驶员进行培训。该局推广股股长李世光表示,随着英德水稻机械化耕作进程的加快,由于水稻收割机驾驶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机收损失现象严重,通过培训,减少了驾驶员收获环节损失、提高了生产作业质量和效率,确保水稻收割颗粒归仓。接下来,英德市农机局将分片区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让农民对机收减损有所认识,并在实际行动中确保粮食能增产增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ncfsj/content/post_36260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