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成上犹百姓的“幸福引擎”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1-17

   近年来,上犹县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扎实推进旅游扶贫,走出了一条以旅带农、兴旅富农的扶贫新路。数据显示,2016年底,该县退出贫困村9个,3266户1087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0.2%下降至6.7%。

  上犹县按照“全域打造、链接到村到户、实现脱贫致富”理念,结合县域旅游规划,科学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系列规划,把45个村纳入其中,明确了旅游扶贫的目标定位、主导产品、功能设施、新业态项目等,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积极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打造了黄沙坑、园村、沙塅、月仔、龙门等一批旅游扶贫重点村,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村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昔日的穷山村摇身变成美丽乡村,吸引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今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7.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12%、56.61%,3146户贫困户从中受益。

  依托乡村旅游项目,该县建立健全项目与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提高涉旅企业参与旅游扶贫自觉性与主动性。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园从桂花苗圃基地转型为乡村旅游景点,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分红、提供就业、返租到户”等方式,有效链接163户贫困户,实现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梅水乡园村4A级乡村旅游点的大金山漂流、犹江绿月等项目,链接59户贫困户,实现人均年增收8000元,27户农户将自家闲置房屋建成“民宿+游学”茶香客栈,年均创收近5000元。

  同时,上犹县出台扶持政策,积极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农家客栈,从事旅游服务,销售旅游产品,让贫困户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其中,对贫困户创办涉旅项目予以最高8万元的免息贷款,对开发旅游土特产品店、农家乐、规范制作旅游广告牌、考取导游资格证等给予800至2000元的奖励,有效刺激贫困户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目前,东山、梅水、陡水、油石等乡镇发展采摘园、农家乐165家,直接或间接链接贫困户370多户。全县将传统民居改造成现代民宿的床位数从200多个增长至2000多个,乡村旅游品质和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上犹县还把贫困村纳入精品旅游线路,结合本地风俗民情,积极组织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品尝、旅游商品展销、农事体验等活动,扩大上犹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旅游产品、农副产品、餐饮住宿等服务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上犹百姓的“幸福引擎”。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监测点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