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保险+期货” 50.95亿元保障金护航110万亩种植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6-16

  日前,郑商所举办2021—2022年度“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结项评审会。数据显示,2021年,郑商所在白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5个品种上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21个,覆盖陕西、甘肃、云南、广西、山东、河南、新疆等7省(区),承保种植面积110万亩,为8.34万余农户以及18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0.95亿元。

  2021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首次探索苹果收入保险模式。国内首单苹果“保险+期货”收入险落地陕西黄陵县,以产量端和价格端的双重保险,为607户果农提供每亩8747元的保险金额。“在种植过程中,果农往往面临着两方面风险:一是种植风险,二是价格风险,对应的是产量和价格。”6月15日,人保财险黄陵支公司总经理寇兆林说,相较于传统的价格险,“保险+期货”收入险既管产量又管价格,从而真正帮助果农稳收增收,提高果农种植积极性。

  去年,郑商所首次在我省桐柏县、正阳县、开封市祥符区开展花生“保险+期货”试点。试点中,脱贫群众占比达90%。其中,农户自缴保费仅为180.2万元,获得赔款1529万元,户均增收达784元,相当于为试点地区花生种植户提供了每公斤0.36元的直接价格补贴,为试点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花生产业振兴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郑商所在试点过程中,注重向地方政府推介“保险+期货”模式及成效,对接引入政府资金、强化项目组织保障,合力助推试点扩围。“省、市、县三级财政为花生‘保险+期货’试点补贴保费622万元,为花生种植户提供了总额达3.7亿元的风险保障,财政资金补贴效应放大了近60倍。”桐柏县副县长段其国介绍,试点中的花生保障价格为每斤4.4元,可为农户每亩锁定1472.57元的纯收益,财政支农的效应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下一步,郑商所将更好地发挥期货风险分散等功能,推进‘保险+期货’业务模式创新升级,同时积极联合省级农险或金融主管部门实施项目,扩大试点覆盖面和惠及主体。”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王昺南)


原文链接:http://nynct.henan.gov.cn/2022/06-16/24691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