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 四川巴塘县稳推“种质”资源建投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6-27

  近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双流区对口支援巴塘县工作队一行来到巴塘县苏洼龙乡王大龙村“甲着”小麦种植资源圃,查看“甲着”小麦的产出情况。

  

  

  巴塘“甲着”小麦是一个古老的四倍体小麦,是继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以来,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个四倍体小麦,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发展和特色种植资源创新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告诉记者,巴塘“甲着”小麦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很高,营养品质很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品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我国现代种业“芯片”不断创新突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8年以来,全国启动了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的普查,甘孜州共选取了804份(种子)资源,入库国家资源371份,对甘孜州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四川省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甘孜州种子站站长徐国伦表示,下一步巴塘“甲着”小麦将向国家、省、市进一步作推荐,为甘孜州种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巴塘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建华告诉记者,未来将持续发展巴塘特色小麦种植,打造属于巴塘人民的特色小麦品牌。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26/2022/6/22/18b552a4a97c4e19b6efb413ec82dbe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