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袁宁岳:培育养殖娇贵的美国鲥鱼前景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2-28

  中国幅员辽阔,在中国有很多地方都有人进行水产养殖,特别是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及常见沿岸地区,水产养殖一度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东部沿海,除了海鱼外,人工养殖的鱼类也成为生鲜市场上的重要角色。在浙江,有一养鱼大户,那就是袁宁岳,老袁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当地有名的鲥鱼养殖户,我们知道,鲥鱼是一种很娇贵的鱼类,这种鱼对于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人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准是养不好的。那么,老袁是如何养殖成功并且盈利的呢?

  这几天,浙江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的养鱼大户袁宁岳几乎足不出户,照看着鱼塘里的2万条鲥鱼。与众不同的是,他经营的思贤生态养鱼场里没有挖出来的鱼塘,只有4个用PVC材料做的养鱼池,看起来有点像用来开碰碰船的大池子。

  池子上方还有一座用粗绳和木板做成的窄窄吊桥,踩上去晃晃悠悠。袁宁岳每天要在这里走上好几趟,为的就是实时掌握养鱼池的情况。鲥鱼非常娇贵,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一般在5℃到30℃之间才能健康生长。袁宁岳指着养鱼池边接入的水管说,这里进入的是村里的井水,常年保持在18℃,对养鱼池的水温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为了照顾好这群发财鱼,袁宁岳没少花心思。除了要保持合适的水温,鱼池还需要24小时不断增氧,每天需换水2至3次。

  以前,袁宁岳在大雷山里养溪坑石斑鱼,也就是光唇鱼。但这种鱼最多只能长到100克重,他便计划养殖一种经济效益更高的淡水鱼。2015年5月,在奉化区海洋与渔业部门的帮助下,袁宁岳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这个养鱼场,从江苏引进美国鲥鱼苗,试着用PVC鱼池设施养殖技术来培育鲥鱼。

  为什么看好鲥鱼养殖的前景?袁宁岳介绍,野生的长江和钱塘江鲥鱼数量锐减,市面上销售的鲥鱼多是养殖的。比起东南亚等国的鲥鱼,美国鲥鱼的肉质更加细腻,味道也更鲜美。因为美国鲥鱼生长区域与长三角的纬度接近,比东南亚地区的温度更低,鲥鱼的生长周期也就更长。从外形上看,美国鲥鱼和长江鲥鱼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前者的鳞片更加光亮些。宁吃鲥鱼一口,不吃草鱼一斗的俗语,说的就是这份独有的鲜美。配上冬笋丝和咸肉片,清蒸鲥鱼在长三角地区的不少酒店内是一道经久不衰的高档菜。

  一群群鲥鱼密密匝匝地聚在一起,游动的方向也整齐划一。它们一直这样游,不累吗?袁宁岳说,鲥鱼的腮比较小,如果不保持游动,头部供氧量不足会导致它们死亡。刚开始养鲥鱼的时候,袁宁岳没有考虑到停电这一变量。停电1小时,死了5000多条鱼,损失太大了。从那之后,他买了发电机,还在增氧泵上安装了报警器。一旦停电,这些应急设备会马上启动。

  鲥鱼不仅娇贵,也比较笨。有人喂食的时候,整个池子里的鲥鱼都争先恐后地涌来。互相碰撞刮擦间,不少鱼身上的鳞片被蹭掉了,这会导致它们患上水霉病。为减少鱼群抢食,袁宁岳只好在鱼池的不同方位多次少量喂食,让鲥鱼少吃多餐。他还给鲥鱼建立了健康档案,用药时间、苗种来源、饵料投喂都记录在册。

  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他养的鲥鱼成活率已达到90%。去年冬天至今,已卖出鲥鱼6000条左右,批发价约为每公斤150元至160元。去年,他又采购了2万尾鱼苗,小鱼现在已长到150克左右,预计今年8月可以上市。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