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模式奔小康——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长张建慧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3-06

  “自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思想,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创新性地开展了健康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收到了初步成效,我们有决心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3月5日,当听完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市长张建慧表达了坚定的决心。

  在脱贫攻坚中,商丘市锤炼了干部作风。张建慧说,全市建立了“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即利用每月5日、15日、25日,市、县、乡全体干部深入基层,宣传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脱贫攻坚,帮助群众排忧解难。2017年,全市党员干部利用“三·五”基层工作日累计走访群众125万户,帮助群众解决实事8.7万件,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8.5万起,征求工作意见10.6万条。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商丘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双富工程”的实施意见》,通过“明确一个要求、打造五大目标,抓好九项工作、强化八个保障”,加强“三支队伍”(党支部书记队伍、党员队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基础保障水平,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让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收到了带贫致富的良好效果。

  通过探索实践,商丘市还创新性地找准了健康扶贫、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模式,全方位发起扶贫攻坚战。在全市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60%以上。对此,商丘市出台了《商丘市健康扶贫实施方案》,围绕“少生病”“看得好病”“减少因病支出”,在全市建立“预防、服务、减支、保障”四道健康屏障,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实现了一站式结算,全面提升县、乡、村医疗服务条件。

  商丘市通过资产收益为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在政府层面,构建平台,支持企业发展,支持贫困村、贫困户改善进入市场的条件,建立机制保障贫困户实现收益;在企业层面,筛选信誉度高,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建立同贫困户利益联接的机制,让贫困户获得资产性收益;在贫困户层面,通过劳动力、有限的土地、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投入获得收益。

  “下一步,全市将在保持现有良好态势的基础上,实现全市18.2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350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到2019年,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确保同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张建慧满怀信心地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