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该如何利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3-19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一个数字和农民朋友息息相关,就是30年。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随着十九大报告的公布,农民朋友一直担心的土地承包到期问题也尘埃落定。

  

  土地承包到期怎么办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由此可见,土地的承包期限问题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重申了这个表述。

  承包期的延长,会带来哪些好处?韩长赋

  大家都知道,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适度规模经营。

  适应土地流转的需要,中央出台承包地三权分置的办法,现在又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实现了土地承包变和不变的辩证统一,可以说这是农村改革重大的制度创新。既满足了农民稳定承包权的需要,又满足了流转经营权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发展现代农业。

  这个政策安排与第二个百年战略构想在时间节点上高度契合。新一轮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时间上大体是在2050年前后、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时候。

  届时我们国家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候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再延长30年,既稳定了农民的预期,也为届时进一步完善政策预留了空间。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充满政治智慧的制度安排。

  纵观中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就是把承包权、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剥离出来,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过程。

  从我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算起,全国大部分的第一轮承包期从1983年开始,最初提出承包期15年不变。

  到了1997年承包期满,又开始进入第二轮承包期,当时中央提出维持30年不变。

  现在是在二轮承包的基础上,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三轮加在一起就是75年。

  无论放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75年都是很长的期限。做农业要想盈利,就需要周期比较长,三五年可能才刚刚见到收益。所以流转合同签的年头越长,对于投资经营者才越有价值。

  所以,这个期限等于给承包农户一个长期获得经营收入的机会,给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一个有效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稳定预期。

  如果农民进城落户了,土地怎么办呢?

  韩长赋部长谈到,按照现有的政策安排,退出或不退出都会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愿意进城,国家敞开大门、鼓励落户;如果农民愿意回乡种地,自家承包地也为农民保留,这就让农民朋友有了更多的选择。

  另外,很多流转土地的农民朋友都能感受到,很多承包户对流转来的土地并不是很爱护。往往竭泽而渔,不断增加土地负担,对土壤破坏很大,流转期结束以后,土地很难再继续利用。

  这次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这个问题也得到缓解。一些承包户签了长期合同,对于自己要耕耘守护半辈子的土地,也会更加爱惜。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