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承包地确权全面收尾!你家领证了吗?这4大新举措你一定要知道!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07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2013年一号文件正式提出的,原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2018年是这项工作的最后一年,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又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对农民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这相当于给自家土地办了身份证、入了保险箱,可避免和减少土地权属争议,让农民把自家的土地放心流转;可以增加土地征收中农民的话语权,只要有确权证书在,谁也不能强占农民的土地,等等。

  承包地是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主要收入来源。去年国家提出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这也是这项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之一。

  近期,农业部门发出了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的总动员,提出要下大力气啃硬骨头,提出了3点具体举措,土地没有确权完成的农民有希望了,已经完成确权的农民也有大红利、大实惠。

  (1)加快进度,重点解决遗留问题。几年来,全国范围内土地确权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之所以一些地方和农民的土地还没有完成确权登记,主要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多,如土地权属存在争议纠纷、政策适用矛盾等等。

  政策如何适用、纠纷如何解决,是确权登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有关部门提出予以重点解决,采取当事人和解、乡村调解、土地仲裁、法律诉讼等方式,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搞好调查摸底,认真梳理分析,加快土地纠纷解决,确保全面完成承包地确权。

  (2)加强督导,确保如期完成确权。这一次,不仅是对已经基本完成地区的查缺补漏,更重要的是对一些完成率比较低的地区加强督导督查,定时通报工作进度,督促他们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问题倒逼,确保今年内高质量完成确权登记颁证。

  (3)建设平台,提高确权信息权威。农村承包地完成确权登记,管好确权土地信息十分重要。要建好用好网络大数据平台,加强土地信息管理,增强农民确权土地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做到随时可查、信息准确,作为土地权属的重要依据。

  (4)用好成果,充分释放确权红利。承包地之所以确权,就是为了增强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让农民土地可以自由流转、合法转让,并且可以抵押贷款。下一步,国家将进一步研究用好这一成果的具体措施,切实把土地确权的红利释放出来,为农民土地抵押、有偿退出、流转转让等提供支持。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