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他人代耕的土地,流转费该归谁?(附案例分析)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5-08

  随着农村土地的各种荒置,国家鼓励农村大量土地流转,已产生效益,充分利用土地,但在土地承包或流转时,会发生各种纠纷,比如代耕后的补贴费用、流转费用等问题,那委托他人代耕的土地,流转费该归谁?

  

  案例:

  如皋市吴窑镇沈甸村同组的两个农户,因为一块土地的流转费用归属问题而闹上法庭。近日,如皋市人民法院石庄法庭以进村巡回审理的形式在沈甸村公开审理了此案。

  1998年,原、被告所在村组二轮土地承包时,原告户分得包括0.8亩桑田在内的3.26亩土地,并取得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003年,原告因从事食品加工,在耕种上精力不够,经村民组协调,由被告代耕代种原告的0.8亩桑田。但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一直登记在原告户名下。

  2016年,吴窑镇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时,亦将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给了原告户,并向原告发放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2012年,王石公路施工时动用了被告代耕代种的这块0.8亩桑田。按照动用政策规定,被动用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人每年可享受1800元/亩的补助费,0.8亩桑田每年应获得1440元,被告领取了2012年至2017年的补助费。

  原告认为,该0.8亩桑田登记在自己名下,相关土地流转补助费应当由自己享有,遂要求被告返还其所领取的土地流转费。相关基层组织多次协调处理,但调解未果,原告遂诉至法院。

  考虑到该案件涉及民生,其审理结果对同类纠纷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法庭决定将此案在如皋市吴窑镇沈甸村村委会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中,原告出具了相关证据,证明案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归其享有。原告表示,他应该享有2012年至2017年六年的土地流转费8640元。被告辩称,他们是从村干部那里分配的土地,也是从村干部那里领取的土地流转费,不同意返还相应的土地流转费。

  承办法官章杰归纳了双方的争议焦点,并对当庭提供的证据进行核实,对双方进行了详细询问,倾听了双方当事人的辩论意见。

  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了庭审,大家对法庭进村巡回审理的形式给予肯定。庭后,承办法官趁热打铁,启动无讼社区共建机制化解纠纷,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共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案涉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被告一次性返还原告土地流转费用4320元,并由原告享受该土地今后对应的流转利益。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