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系列报道(二)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5-20

  

  

  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市农科院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市农科院主持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参与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为进一步推进全院科技创新,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市农科院将对获得科技进步奖的杰出项目进行系列报道,旨在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攀峰创新、善作善成的科研氛围,为全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花椰菜高新育种技术创新及抗逆广适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由市农科院蔬菜所姚星伟研究员主持的“花椰菜高新育种技术创新及抗逆广适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基因信息最丰富、表型数据最完整的花椰菜生物信息数据库和表型数据库;创建了花椰菜抗逆(耐低温)分子育种技术体系;首创了耐高温高湿资源鉴定方法;建立了主要流行病害抗病鉴定技术体系。育成花椰菜新品种4个,其中‘春雪七号’为春晚熟新品种,‘春雪八号’为春早熟新品种,低温花球不变紫色,攻克了春季花球易变紫色的行业难题。‘松脆1号’耐高温高湿能力强,适应性广泛。‘津品1号’为国内首个耐雨水花椰菜新品种,其根系发达、品质优,抗逆广适性突出。

  该项目创新的花椰菜育种新技术提升天津市及我国花椰菜育种科技创新水平,育成的花椰菜新品种国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花椰菜产业升级,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芹菜叶斑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创建与抗病新品种选育

  

  

  

  由市农科院蔬菜所高国训研究员主持的“芹菜叶斑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创建与抗病新品种选育”项目获得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芹菜是我国重要绿叶类蔬菜,叶斑病是芹菜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给各地芹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市农科院蔬菜所高国训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十余年,在国内外率先创建高效芹菜叶斑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鉴定筛选出一批抗病育种材料,为芹菜抗叶斑病种质创制和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发明了2项芹菜CMS不育系杂交组配技术,在叶斑病抗性遗传分析和抗病杂交新品种选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挖掘芹菜叶斑病抗原材料,利用系谱优选和CMS不育系转育等现代育种技术,创制获得一批抗性水平在抗病(R)以上的芹菜新种质,为芹菜抗病育种提供了优异的基础育种材料;在国内外首次创制获得了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芹菜胞质型雄性不育(CMS)源材料,并利用此材料进一步育成了一批各具特性的新型芹菜CMS不育系,成为芹菜杂种优势育种的骨干亲本材料,为我国芹菜育种提供了丰富种质资源、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提升了我国芹菜育种技术水平,巩固了天津市作为芹菜品种研发中心的领先地位。

  该项目育成我国首批抗叶斑病优良芹菜系列新品种。其中“津瑞1号”为中早熟西芹品种,前期生长快,产量高,对叶斑病中抗,2017年获得我国首个芹菜植物新品种权;“津瑞76”为中熟西芹品种,丰产优质,对叶斑病中抗,2022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旭日”为中早熟西芹品种,商品性好,对叶斑病为抗;“达芬奇”为中晚熟西芹品种,耐糠心,对叶斑病中抗; “黄冠304”早熟黄心芹品种,口感品质极佳,对叶斑病高抗。这些新品种对叶斑病抗性明显、商品性突出、生产效益显著、符合各地市场需求,在天津所有芹菜主产区实现全覆盖,这些新品种表现出较强的叶斑病抗性,农药使用大幅减少,芹菜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都具有丰产优质的品种优势,受到广大种植农户的普遍欢迎。

  自2013年至2022年,通过良种销售进行新品种推广应用,在天津、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四川、云南、宁夏、甘肃、辽宁、黑龙江等二十几个省份广泛种植推广应用,累计销售商品种4.58万公斤,推广种植面积91.6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1亿元,销售收入达831.3万元,正在逐步替代国外进口品种,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这些品种不仅促进了全国各芹菜主产区品种更新换代,还提高了农民种植效益,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生态效益显著。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405/t20240520_662949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