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系列报道(一)

来源: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时间:2024-05-20

  

  

  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市农科院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市农科院主持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参与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为进一步推进全院科技创新,推动全院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市农科院将对获得科技进步奖的杰出项目进行系列报道,旨在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攀峰创新、善作善成的科研氛围,为全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特色浆果绿色精准保鲜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由市农科院保鲜与加工所陈存坤研究员主持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七家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攻关的“特色浆果绿色精准保鲜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项目针对葡萄等浆果产后保鲜保质影响因素及品质劣变控制机制不清、流通专用保鲜关键技术及装备缺乏、保鲜流通技术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开展攻关研究,阐明了葡萄等浆果细胞衰老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机制,提出了延缓采后浆果品质的级联调控机制,开发了微环境精准调控技术、绿色精准保鲜技术、多功能活性抑菌包装技术,研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环境精准控制装置、外源小分子精准释放装置,提升了葡萄等浆果物流保鲜装备水平;开发了多功能活性包装,突破了浆果绿色保鲜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构建了特色浆果流通保鲜技术体系,实现了葡萄等特色浆果绿色精准保鲜技术的标准化、成果化、工程化、产业化,延长浆果保鲜期 20%以上,总损耗降低18%。

  该成果在天津、浙江、广东、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辽宁、河北等地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1000人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成果有效促进了我国浆果产业增产、增收、减损、增值,显著提高了我国浆果采后保鲜科技水平,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对提升我国冷链物流装备和水平,满足市场供应,促进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为天津农产品流通标准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促进三农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果蔬流通品质动态监测及调控技术研发与应用

  

  

  

  由市农科院保鲜与加工所张娜副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天津商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参与的“果蔬流通品质动态监测及调控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针对果蔬流通品质动态监测及调控技术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从理论基础、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三个层次开展研究,通过果蔬品质对微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指导多源信息感知、品质评价与预测、微环境调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集成关键技术研创了微环境调控技术及配套装备,实现了果蔬品质和货架期的精准预测,构建了果蔬流通过程品质动态监测及调控技术体系,延长果蔬保鲜期20%以上,总损耗降低8%。

  该成果通过将绿色保鲜技术以及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化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进一步降低果蔬物流环节因管理不当造成的腐损率增加,降低贮运成本;利用形成的果蔬流通品质监测与调控体系,实现环境动态变化下果蔬货架期的预测,降低果蔬腐烂率,保持其外观和品质,提升果蔬质量安全显著。成果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果蔬流通配送中心、贮藏企业、合作社等进行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成果通过果蔬微环境多源信息感知技术和调控技术,为保鲜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引入了新动力,为全面提升我国果蔬流通保鲜科技水平、提质增效和产业化深层次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

  


原文链接:https://nync.tj.gov.cn/SY0/XWDT152013/XYDT152014/202405/t20240520_66294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