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来自骗子的“提醒”:老人需要的是子女的陪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6-07

  “就是去领些免费的鸡蛋,钱在我自己兜里,他们还能抢了我不成。”出发前,省城65岁的王大妈打定主意“自己坚决不会消费”,可仅仅与“药托”接触了十几分钟,她便将自己辛苦积攒的15000元现金悉数交给对方,用来购买所谓的保健品。其实,像王大妈一样被骗的还有很多老人。6月5日,太原市公安迎泽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经警方全力侦办,全省首起以保健品冒充药品诈骗案被成功侦破。警方介绍,这个犯罪团伙专门以保健品充当药品诈骗老人,截至案发,被骗的老人多达636名。

  涉案的“沙棘多肽”“熙太乐”保健品被查扣

  今年5月18日,太原公安迎泽分局责任区刑警队梳理辖区警情时,发现有人以保健品冒充药品诈骗老人财物的线索。随后,民警通过深度研判摸排,在桃园南路52号省建公司宿舍高层成功打掉一个以关某东为首的,以保健品充当药品诈骗老人的犯罪团伙,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查扣涉案的“沙棘多肽”“熙太乐”保健品300瓶,作案车辆7辆。在办案过程中,民警又抓获3名贩卖被害人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

  经查,2017年3月,关某东注册“山西得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法人代表,办理包括保健食品销售的经营许可证。关某东从外地以每盒100元到200元的价格购买“沙棘多肽”“熙太乐”保健食品,纠集白某等8人充当业务员,招募靳某等8人为“药托”,采用公司化运作,相互配合或自导自演进行诈骗。

  “他们选择的作案目标很明确,就是专门骗50岁以上的老人。”办案民警郝瑞强介绍,诈骗过程中,诈骗团伙中的“业务员”先以保健品体验店登记、发放传单、同行购买等方式获取老人信息,再打电话冒充九州药业或药品协会工作人员,以免费赠送血压计和米、面、油为诱饵,诱骗老人前往公司,并负责专车接送。等老人到达指定地点后,“药托”便冒充患者与老人拉近距离,冒充医生提出指导建议。

  据介绍,在骗取老人的信任后,“业务员”以“沙棘多肽”药品稀缺、多买才能享受批发价为由诱骗老人,将原价每盒一两百元的保健品,以每盒2200元的价格卖给老人。同时,为了避免老人事后退货,该团伙以防止“稀缺药品”再次被倒卖为由,不让老人带走外盒包装。付款过程中,如果老人称现金没带够,“业务员”则会要求老人先支付50元至300元的定金,随后再跟随老人上门取钱。

  “大爷大妈是哪里不舒服?平时有哪些疾病?我们这个药特别管用,吃了就能药到病除,还能活个大岁数。”民警介绍,因为是车接车送,骗子的洗脑过程,从老人上车那一刻就开始了,加上诈骗团伙还专门雇用了一批“药托”混在老人中,很多不明真相的老人,听信“药托”的蛊惑,心甘情愿地拿出辛苦攒下的养老钱大量购买所谓的“神药”。

  据统计,该团伙共诈骗636名老人,账面金额达445万元。现已对案65起,涉案金额近30万元。目前,关某东等1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白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

  如何避免家中老人被忽悠

  “家里老人就要买,劝不住啊!”“你说是假的,他说你舍不得给他花钱”……日常生活中,老人们通常都很固执,如果你直接提出这个保健品是骗人的,势必会让老年人产生反感。那么什么方式更合理呢?在此,警方建议有理有据地让老年人自己产生怀疑,让保健品公司的言论与事实相矛盾,是处理此类事情的有效方法。

  方法1:

  网络时代各类信息的检索都很方便。为此,子女们可以从老年人那里拿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观察产品编号、厂家名字,并在食药监局、工商局网站上查公司资质。权威机构显示的信息可以让骗子的说法“不攻自破”。

  方法2:

  在各类诈骗推销过程中,骗子请出的各类“养生专家”“权威教授”最容易忽悠到老人。子女可以在网上对此类“专家”进行搜索,如果是真的专家,在卫生局都可以查到相应的注册信息,通常这些讲课的人都是包装出来的“临时演员”。

  方法3:

  在网上查出此产品被投诉的新闻给老人看。

  有时,老人虽然固执,但是在事实罗列的基础上,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有时候嘴上不放松但是心里已经犯嘀咕了。可能有些老人文化程度并不高,讲原理他们听不懂,但是有没有资质这种信息,在他们心里肯定也是能产生影响的。

  警方提醒,避免老人落入此类陷阱的最有效手法,就是子女要关注老人的日常生活,要让老人老有所乐。比如,鼓励老人报名老年大学等能与其他外界接触的组织,让他们老有所为,并且多了解外界信息。教会老人上网,给老人注册一个聊天软件,让他们也能看到朋友圈的分享,通常我们说一百遍的东西,不如别人说一遍。

  此外,万一家中老人被骗买了保健品,子女又该怎么做呢?正确的办法是,正向鼓励与负激励并重。

  正向鼓励就是顺着老人说赞同的同时提出不同见解,让老人对能识破保健品骗局产生一种自豪感,让老人觉得自己很时尚,有优越感。负激励就是将保健品副作用跟老人说明白,并说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

  骗子:只要功夫下到位,老人会“倾其所有”

  “为了给老人洗脑,我们要先给自己洗脑。”小H是一名标准的保健品业务员,走上这条路,缘于一年前参加的应聘面试。

  他说,自己当时没费什么力气,便与公司签约了。培训过程中,负责人不断强化一个概念——公司卖的保健品只是个媒介,我们要给老人“带来健康和陪伴”。

  再后来,小H被分配在一个老小区开展“业务”,目标自然是那些每天在小区里遛弯的老人。那段日子里,小H每天早上吆喝着拉老人来店中测血压,用很和善的语气和老人谈心。为了开展工作,公司有专人培训保健品销售员的“话术”,有一套理论和知识体系,这些是必须背会的。小H说,二十出头的他,与老人交谈时,一般不叫他们爷爷奶奶,而是叫叔叔阿姨,因为这样显得老人更年轻;保健品不能说保健品,得说“保健食品”,加上这个“食”字后,老人更容易接受。与老人的“聊天”是个“筛选客户”的过程,老人有没钱,是不是自己管钱,这些“情报”都关系到小H选择的“目标”是否准确。

  初步筛选“目标”后,就是适时抛出“诱饵”。水杯、鸡蛋、大米、袜子……只要是免费的,被“选中”的老人大都是要领取的。关于领取工作,自然是要安排在养生讲座之后的,在现场,小H与团队的其他成员会配合主持人鼓掌、喝彩,力求让整个会场的老人都“热血沸腾”。为了卖出产品,他们还会制造“饥饿营销”以及“优惠大促”的假象,守在关系好的老人身边,不管想不想要,都会“抢来”所谓的优惠单,放在老人面前,劝签字。软磨硬泡下,老人很多时候会选择签字。

  谈及老人为何会如此信任自己,小H说,只要功夫下到位,老人真的会“倾其所有”的。据小H说,他骗的年龄最大的老人是陈阿姨,已有83岁,老伴过世多年,唯一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因为每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陈阿姨成为小H首批“优质客户”中的一员。为了与陈阿姨建立亲密关系,小H一天要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陪老人聊天,还时不时地帮忙做饭,买水果。时间一长,有时老人家里停水停电,陈阿姨首先想到的不是联系儿子,而是给小H打电话。

  “买你们公司的产品,不是真的觉得它效果有多好,而是你对我好。我不能让你对我这么好,还赚不到任何钱。”谈及案发前,最后一次见陈阿姨,小H说,对方说的话自己依旧印象深刻。

  “现在被抓了,我也不奢望陈阿姨他们能原谅我。就一句话吧,还是希望老人的子女们,平时多多陪陪父母,老人最需要这些。”小H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