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电商打通致富之路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6-19

  这几年来,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不少贫困户通过搭上农村电商这列快班车,成功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前些年,受交通以及信息交流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百姓虽然有农产品,但是如何销售却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近年来,云南省当地政府发布相关文件,希望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为百姓打通一条致富之路。


农村电商

  2016年云南省出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后,云南省各州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强化政策落地、政企合作等措施,大胆探索发展农村电商的不同实现形式,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日,记者走进南华、剑川、宁蒗3县,深入了解他们在发展农村电商上的经验和创新,希望对加快全省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有借鉴意义。

  宁蒗县平台新 物流新 渠道新

  日前,宁蒗彝族自治县新营盘乡药草坪村委会余家坪村小组村民杨金权足不出村,就把两件土特产通过快递寄给了远在江苏打工的弟弟。

  去年5月,村里建起了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我们寄包裹再也不用跑到县城去寄了,既省时又省钱,真是太方便了。杨金权喜笑颜开地说。

  杨金权口中的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是云南云商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宁蒗分公司为打通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而建设的。

  去年1月,公司开始承接宁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云商汇宁蒗分公司负责人唐德龙说,经过走访调研,公司决定以3个新构建宁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即,搭建一个区域电商生态新平台、启用新能源汽车进行物流配送、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新渠道。

  云商汇宁蒗分公司在建设项目中发现,宁蒗农村地区的快递最后一公里服务是制约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最大的短板。为破解这个难题,去年初,云商汇宁蒗分公司在宁蒗实施了快递进村项目。截至目前,公司已开通了宁蒗农村电子商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租用了350平方米的仓库作为县级物流中转站,同时,整合了邮政、中通、圆通、顺丰等主流快递企业和乡村客运等闲散物流资源进行配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配备了13辆新能源汽车进行物流配送。

  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代收代发快递呈现增长趋势。原来每天只有20多单,现在每天有近200单。唐德龙欣慰地说,目前,投资1亿元、占地80亩的宁蒗电子商务物流园一期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今年8月将建成运营,届时将能更好地促进宁蒗农村电商的多元化发展。

  搭建区域电商生态新平台是宁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关键的一环。为此,云南云商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宁蒗分公司做了详细的规划。计划在宁蒗建设1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7个乡镇服务站、70个村级服务点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将在2018年底实现全县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80%的行政村。目前,已完成了宁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6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和46个村级服务点建设,覆盖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

  建好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电商培训中心、电商企业运营中心、创客孵化区、美工及产品展示区等五大功能区域,目前已面向全县的电子商务开展各项公共服务业务。云商汇宁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周正芬说,宁蒗本土的女儿珍生物有限公司、袁家磨坊、凉山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入驻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新渠道的关键是人,这是云商汇宁蒗分公司的共识。为此,公司与云南大学、云商汇网络科技公司、云南电商协会合作,针对电商企业的不同需求,组织开展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培训。全县已完成培训人员7622人,完成目标任务的76.2%;岗位能力持证培训人员50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另外,公司针对政策层面的县乡领导也开展了专题培训,去年公司组织全县15个乡镇电商分管领导、驻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赴大理、丽江等地进行电子商务考察学习;同时在县委组织部党建平台上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培训专栏,培训延伸覆盖到县直所有部门、15个乡镇和91个村委会。

  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让快递和电商进村,使宁蒗地区的群众真正实现触网,以后我们不仅要让城里的产品通过网络进村,更要让农民手中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去。云商汇丽江分公司运营负责人早育茂说,他们正在着手开展品牌培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目前,宁蒗分公司已搭建1个自主产品追溯平台,两个农产品追溯基地。此外,结合沪滇合作项目平台,公司还在上海环球港云品中心建设了线下体验区,依托云品中心信息平台向全国各地农特产品采购商推荐宁蒗产品。(记者 和茜 李秀春 康平)南华县野生菌搭上互联网快车立夏刚过,几场透雨的光顾,让南华县野生菌交易市场开始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

  还不到午饭时间,家住龙川镇下民村的周发仙收来的几箩筐牛肝菌已差不多售罄。今年雨水来得早、又充足,满山的菌子疯长,生意确实不错。数着手里的百元大钞,她喜上眉梢。在她身后的桌子旁,老公正端坐电脑前仔细地清点一摞快递发货单,我们的网店生意也不错,这些是近两天接到的订单。

  开业7年来,周发仙经营的海源野生菌土特产店主要销售各种鲜菌和菌干,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现在菌子季才刚开始,实体店加网店每天的销售额就不低过1000元。相信随着逐渐进入丰产时段,收入还会翻番,可比在家务农赚钱多了。

  在南华县,像周发仙这样靠野生菌发家致富的农民数不胜数,而像她这样同时还将触角伸向互联网的商户,同样不在少数。一朵小小的野生菌,正通过线下线上两条渠道,迅速成长为当地幸福指数最高的大产业。

  境内有野生食用菌290余种,占全国总数三成、云南四成;世界四大名菌松茸、牛肝菌、块菌、鸡油菌都有分布;野生菌资源年蕴藏储量达1万多吨为解决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难题,更好地将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好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三张牌,南华县一直高度重视拓展新的推广营销渠道,而拥有无限可能的互联网快车恰好就是实现这一构想的绝佳载体。

  从2015年起,南华积极抢抓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宝贵机遇,迅速推动电子商务与野生菌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集线下展示、人员培训、电商孵化、物流分拨等9大功能区于一体的南华县电子商务广场,为电商企业提供完整的仓储、物流、运营、培训、产品展示等一站式服务,吸引了30多户电商企业入驻;创建国内首家野生菌信息平台中国南华野生菌信息港,提供从基地生产、标准检测、科普知识分享、烹饪美食制作、消费终端支持等野生菌全产业链的综合信息服务;开通南华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动态发送相关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0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10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

  光有电商服务平台还不够,为真正打通野生菌出山的最后一公里,南华县还着力打破物流瓶颈,建成物流分拨和配送中心各一个,乡镇村级配送站点110个,开通县到乡物流配送线路3条,配备各种物流配送车辆118辆,行政村覆盖率达80.5%。

  仅去年,全县配送上下行快递就超过10000件,就算距县城最远的兔街镇,农产品也能在24小时内送达县城。野生菌上市时,货品只需13个小时即可抵达上海,12小时到达深圳。

  随着三级电商服务及物流配送体系的建成完善,互联网不仅使野生菌走出了大山,也让农村的消费潜力被挖掘释放出来。电商,真正成为推动南华野生菌产业发展,拉动城乡消费的新引擎。南华神州买卖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殷志刚感叹道。

  统计显示,2017年南华县电商网络交易额为1.21亿元,其中互联网+野生菌营销模式占据了一半,达6000多万元。

  目前,随着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野生菌大数据中心正式落户南华,当地已开始建设打造南华野生菌小镇。该项目是《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公布的全省一流小镇,规划总投资27.11亿元,核心区主要建设松露科技产业园、中国野生菌产业化研发基地和松露社区、酒店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税收6794万元,新增就业4700人。

  县委书记李云升表示,南华县将把野生菌小镇打造成为国际顶级松露产业高地、中国野生菌全产业链示范基地、中国著名野生菌美食小镇和楚南经济带重要支撑点,以及昆大丽旅游带上的新热点,这是促进南华野生菌产业提质增效,打造行业标杆,提升世界野生菌王国品牌影响力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将有力推动全县野生菌产业迈向更高层次水平和更广阔的空间。


农村电商服务中心

  剑川县足不出村 生意上门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电影《五朵金花》中阿鹏的家乡剑川县,欣喜发现这里正在悄然兴起电商热。

  包裹很多,有些是从城市飞进来,有些是从村里飞出去,如今我们村民足不出村,一桩桩生意就在电脑前成交了。金华镇三河村电商服务站负责人段红生,忙碌地在电脑前录入村民发出的物品。货架上,陈列着当地土特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线上商品。他高兴地说:我身体有残疾做不了重体力活,做电商服务既方便了500多户村民,又让我每月增加收入约2000元。

  我们的服务除了接、发快递外,还通过电商推出本地特色产品。甸南镇电商服务站工作人员施树君介绍,剑川的饵丝、地参、豌豆粉、红马铃薯、绣花鞋等,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培育品牌与质量体系建设,剑川木雕、黑陶、马铃薯、苹果、蚕豆、芸豆、核桃、蓝莓、季差蔬菜等产品可做到追根溯源,保证质量。

  目前,剑川在全县8个乡镇、88个行政村和人口较多的自然村,建立了108个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服务站配套有网上支付、充值、交费、订货等便民服务系统,具备联网收银、数据归集、订货、代购、代销、产品发布等服务功能。

  在剑川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忙着为客户办理业务。门口有一排货车整装待发。我是跑乡镇客运的,经常来电商服务中心拉快递物品,在方便乡亲的同时我也增加了收入。多年在县城至弥沙交通线开客车的驾驶员李灿华介绍,剑川县电商服务中心有仁和商贸、怡桦电器、邮政公司、农资公司的31辆车提供物流配送,安装GPS管理系统,实时定位管理。为了解决包裹到村最后一公里难题,县电商服务中心还整合了城乡公交车等第三方物流,既降低了县域内的物流成本,又实现了县域物流全覆盖。

  近4年来,剑川电子商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商务部、财政部于2015年7月将剑川县列为全国第二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电商换市作为经济提升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市场三次创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优规划、强培育、提服务,着力推进电商加快发展。剑川县工信局局长杨剑华介绍,本着项目先试先行的原则,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为广大村民提供优质便捷的系列电商服务。开通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剑川商城和剑川2188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相关政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情况、行业动态、外地经验、农特产品简介、剑川旅游等信息,设立了用于提供整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引导及项目介绍工作的服务前台、建立了向企业或个人免费提供商品实体展示及销售的专业场所和实训教室、客服办公区等,同时具备村点快递分拣、剑川县大数据展示、产品展示、人员培训、网络商品视觉处理以及公共办公、小型会议、数据机房等功能。同时,组织和鼓励服务站参与到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的电商销售过程,并且提供村民日常所需的快递包裹代收、代发服务,电商网站代买、代购等服务。

  近4年来,剑川县依托云商汇电商平台资源,搭建全县电商发展平台,建设了人才培训中心、数据中心、结算中心,同时结合剑川木雕与石刻、高原特色农产品、旅游工艺品、文化旅游服务等优势资源,选择示范企业、示范店铺,目前有85家企业入驻剑川电商发展平台,对全县适宜发展电商的产品开展网络营销。截至2017年底,剑川电商服务站(点)销网络零售交易450057笔,交易额1775.94万元。如今,电商呈现升温态势。。

  新兴的电子商务,让剑川县大山深处的村民开阔了眼界,尝到了新技术带来的甜头。羊岑乡杨家村村民李凤华高兴地说,他去年首次把山里的蜂蜜、白芸豆、青刺果油、松花粉、苦荞粉、青梅醋、花椒和玛卡等土特产卖到了山外,销售额逾6万元。今年一季度,已经卖出6000多元的蜂蜜和松花粉等土特产。李凤华非常看好电子商务前景,端午节后采收的蜂蜜品质最好,那个时候就好卖了。每个季节不同的土特产,各有不同的采收季节和销售旺季。我比过去更有经验了,今年肯定会有个好收成。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