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食物系统的“减排保供”新思路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3-19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团队提出城市食物系统“减排保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性(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上。

  可持续的城市食物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而跨区域农产品调配是保障城市食物安全的必要支撑。当前,农业生产端碳排放在城市内外因资源禀赋差异、规模化效应等而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尽管食品本地化可降低运输环节碳排放,但其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综合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该研究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构建了本地—非本地供应链碳排放核算模型。以京沪为案例,发现蔬菜、家禽和水产品碳排放随本地化率提高而减少,牛肉和羊肉则相反,而水果和猪肉则因城市而异。通过制定七类易腐食品差异性的本地化策略,在确保城市食物安全以及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可实现北京5%和上海2%的年度减排;若突破现行资源约束,其减排潜力将扩大3—4倍。在塑造低碳导向的京沪食物供给体系中,可对碳密集型反刍动物(如牛、羊)实施“进口替代”,同时将本地资源优先配置于蔬菜、家禽及水产品生产。该研究为破解资源约束型城市“减排”与“保供”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特大城市食物系统的“减排保供”新思路

  该研究得到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