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土地调整?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3-24

农村土地,关乎农民生计,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土地承包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农民切身利益。《农村土地承包法》为土地秩序提供保障,其中第二十八条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尤为重要。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农民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土地调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但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包地等特殊情形,需对个别农户间的耕地和草地适当调整时,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政府和县级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主管部门批准。若承包合同约定不得调整,则按约定执行。

此法规重点在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发包方不得随意调整,让农民放心长期投入,无论是购置农机,还是改良土壤,都不用担心土地变动导致损失。

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法规也有灵活应对办法。例如,遭遇罕见洪水,部分农户耕地被冲毁无法耕种。此时调整承包地,要先在集体经济组织内召开村民会议,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同意,充分尊重集体意愿。再上报乡(镇)政府及县级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确保调整科学合理。

另外,合同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提醒一下,若承包合同已明确不得调整承包地,双方就得遵守,这体现契约精神,维护双方权益。该法规兼顾稳定与特殊情况,平衡各方利益,利于农村土地合理利用与社会和谐。农民应熟知此法规,涉及土地调整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