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标准: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6-12

每天端上餐桌的瓜果蔬菜、肉蛋禽奶,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影响全家人的健康。为了让老百姓吃得安心,农产品从生产到端上餐桌的每一步,都需要严格的标准来规范。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告诉大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就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筑牢了制度根基。

农产品质量标准: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十六条,国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确保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包括以下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要求:

(一)农业投入品质量要求、使用范围、用法、用量、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规定;

(二)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管控、储存、运输要求;

(三)农产品关键成分指标等要求;

(四)与屠宰畜禽有关的检验规程;

(五)其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强制性要求。

 这些标准如同一张严密的“安全网”,全方位守护农产品质量。比如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范围、安全间隔期作出规定,能有效避免有害物质残留;严格管控农产品产地环境和储存运输环节,防止土壤污染、交叉污染等问题。而关键成分指标的要求,则保障了农产品营养与品质。尤其是屠宰畜禽检验规程,从源头杜绝病害肉流入市场。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想说,强制执行的标准,让农产品生产、流通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只有严守这些标准,才能让百姓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jpg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