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田到餐桌:精准监管如何让百姓吃得放心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6-25

农产品从农田走向餐桌,安全问题始终是大家最关心的。面对种类繁多的农产品,怎样才能精准监管,让百姓吃得放心?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的三农调查员告诉大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六条给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从农田到餐桌:精准监管如何让百姓吃得放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等,制定监督抽查计划,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级管理。

这项规定打破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监管模式。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农产品,风险点各不相同。比如夏季高温,蔬菜水果易出现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某些地区特定土壤环境,可能导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异常。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通过风险监测与评估,能精准定位高风险品类和环节,像对叶菜类蔬菜增加抽检频次,对重点产区加强检查力度。

而风险分级管理,就好比给农产品安全监管划分“优先级”,将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的三农调查员强调一下,这样有针对性的科学监管,既能提升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防范风险,切实守护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三农调查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jpg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三农项目简介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本网招聘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