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专刊·07期】黑龙江省扎实推进农业质量年活动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10-23

  “农业质量年”活动启动以来,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韩长赋部长福州会议讲话精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种”出高质量,提高多元化有效供给水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优化种植结构,稳玉米、减水稻、扩大豆,在优势区重点发展加工专用和鲜食玉米。稳步提升生产标准,落实互联网+高标准基地建设,积极培育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典型。加快推进“两区”划定,已完成“两区”划定10475.2万亩,占全省232个划定县的75.9%,占划定任务的62.8%。

  二、坚持“用”出高质量,提高科技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53个技术攻关实验室、51个综合试验站,组织135名科研专家开展“产学研销”协同攻关。围绕1000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建设,评选省级科技园47个,总数达到100个。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鼓励农技人员参与合作社建设,组建飞防公司,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开展社会化服务。

  三、坚持“护”出高质量,提升绿色生态建设水平。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开展耕地地力恢复试点,新建耕地质量监测点2.4万个。稳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意见》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3500多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7083万亩。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和秸秆固化压块燃料化利用试点。

  四、坚持“管”出高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围绕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用重典、出重拳、求突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推进安全县创建,强化重要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建立监管人员档案和生产经营主体诚信档案,推进质量安全智慧化监管。加强风险预警监测,上半年抽检总体合格率99.16%。针对水产品“三鱼两药”和水产品抗生素、兽药残留超标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五、坚持“融”出高质量,推动“两头两尾”一体升级。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积极组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工作和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推广“农民+合作社+企业+品牌”等经营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分配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升级。

  六、坚持“销”出高质量,努力拓展价值链增收空间。黑龙江全力推进农产品营销工作,积极组织市县参加相关农产品展销会,组织筹备本省有关农产品宣传推介营销活动。利用CCTV国家品牌计划,组团开展“品质龙江”宣传,提高龙江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进电商平台建设,丰富完善了黑龙江大米网平台功能,增加农资农机频道,现已对接17家相关企业入驻,地方农产品电商平台上线销售企业1619家,上线农产品11146个。全省1400个益农信息社接入大米网。

  七、坚持“改”出高质量,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黑龙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农业生产体系。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意见》,指导和规范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发展。目前,全省家庭农场新认定1500余个,总数达到1.94万个。全省培育树立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00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社515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1.2亿亩。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