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专刊·06期】农业农村部推进农业质量年成效显著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10-23

  

  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在福建省召开全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韩长赋部长宣布启动2018农业质量年,并部署开展“八大行动”,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一、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更高。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清理废止一批与绿色发展不相适应的农业行业标准。新制定农业行业标准125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302项,起草完成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兽药残留限量标准由1548项增加到2191项,增加41.5%。新创建一批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引领标准化生产。组织辽宁、江苏等14个省(区、市)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试点工作。启动实施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更有效。调整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计划,监测指标由2017年94项增加到2018年122项,增幅达29.8%。对粮食、油料等10多类未纳入例行监测的产品和参数持续开展专项监测。上半年,共抽检19727个样品,覆盖31个省(区、市),总体抽检合格率97.1%。开展部县农产品质检机构“双百”对接帮扶活动,组织392家检测机构参加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建立省级监测信息报告制度。组织开展了农畜水产品中持久性环境污染物、鸡蛋中农药残留等专项风险评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加快推广应用,制定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通知》,推动追溯平台互通共享,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安排、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和农业展会挂钩机制。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更严格。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修订,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第一类立法规划。组织开展7大专项整治,公布执法监管十大案例,坚持重拳出击、保持高压态势。上半年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49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76万家次,查处问题22877起,责令整改8957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率先对21万个规模以上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积极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信用信息15.2万条。在全国组织开展质量兴农万里行活动,上线运行“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微信公众号。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更深入。组织实施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县创建工作交叉互查,督促指导各地加快创建进程。加强示范区质量兴农典型案例总结,打造质量兴农先行先试区。新创建2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组织实施“油菜产业新业态创建工程”和“农垦现代节水农业新概念示范工程”。启动稻米质量提升试点10万亩和1万亩集中连片的水稻基地,开展质量提升试点。

  五、农产品产地环境更洁净。在300个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在150个县开展果菜茶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支持204个畜牧大县整建制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12个省(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在4万个国控监测点,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农产品协同监测。在江苏、河南、湖南启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试点。深入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择优选择8个县开展整建制推进试点,每县示范实施保护面积50万亩以上。

  六、农业品牌打造更富成效。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建立国家农业品牌目录框架,组织开展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强化产销对接,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发布108个茶叶金奖产品,开展2018年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组织企业参与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出村工程,创新产销对接新机制。强化品牌宣传,举办“春风万里,绿食有你”绿色食品宣传月活动,全国23个省(市)开展了以绿色食品进社区、进超市、进学校为主要形式的集中宣传推介活动,北京、天津、长春、大连等115个市(县)举办了256场绿色食品宣传活动。新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8331个。

  七、农业科技支撑更有力。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构建和范围推广,编制《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推出10项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推广70项绿色高效适用的农业主推技术,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促进主推技术入户到田。启动马铃薯等11种特色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印发《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2018年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重点技术推广行动方案》,支持引导农业机械化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开展核心技术试验示范,打造150个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基地。开展县域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推出100个左右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

  八、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更显著。落实对生产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政策,强化指导和服务。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安排了5亿元用以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开展土地流转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管理服务试点。对全国30个省91个县的2947户家庭农场2017年度生产经营情况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形成监测报告初稿。启动2018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和第八次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加快国家农场名录系统运行,目前系统中的家庭农场数量已经达到近34万户。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