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拉马驮到智慧农业 新疆农业发展面貌新(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02
  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乡村振兴面貌新
  “达西土地盐碱白花花,庄稼歉收日子怕,改革开放之前,达西村农业生产结构单一,没有一块好条田,没有一间好房子……”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这样形容过去的达西村。
  如今的达西村,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3万元/年,从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农民过上了“口袋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的生活。
  不仅是达西村,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农业连年丰收,农村改革、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都取得显著性成效,天山南北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25岁的辛俊慷就是瞅准了新疆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遇,选择去田间地头种棉花、建果园。
  “现在农民只要把地种好能不愁吃穿,不少农民比城里人还有钱。”辛俊慷说,为此他从2014年开始,在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的田间地头从零学起,短工干什么、他干什么,逐渐从一个“种地小白”变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把式”。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2018年9月23日,我国亿万农民迎来了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新疆各族农民也以各种丰富彩的形式庆祝丰收、展现喜悦。
  辛俊慷告诉记者,他家种地已有近20个年头,这些年他耳濡目染下,听着党的惠农政策,感受着家乡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内心觉得做农民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现在我们家种植了500亩棉花,棉花行情好时,一年纯收入能有30多万元。”辛俊慷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辛俊慷还将农业体验游和生态农庄有机结合,发展起了果园。
  “我在果园内种植了樱桃、草莓、石榴、山楂、香梨等十余种水果,我想在这里发展采摘和农家乐,让城里人好好感受一下农村的休闲自在和绿色生态。”辛俊慷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