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良 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变成股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04
  在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案例展板前,南宫市王家屯村党支部书记王朝良把股份经济引入农村带领村民致富的事迹,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兴趣。
  51岁的王朝良年轻时在外出过小摊、干过临时工,2005年建了企业,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自己富了,王朝良没有忘记乡亲们。2008年,他回村竞选村委会主任,决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村民要想富,必须有产业。南宫是种棉大市,2009年,王朝良成立爱民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棉花繁种田1200亩。通过卖棉种,村民腰包逐渐鼓起来。
  随后几年,种棉的效益开始下降。2012年,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王朝良开始了新的探索。他带领乡亲们成立了河北开泰肉羊养殖公司,年出栏1万只;组建了博凯林业公司,引进新梨七号、玉露香等新品种,种植有机梨700亩;成立了金硕果蔬合作社,建无公害果蔬大棚350亩。所有农产品全部按照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果蔬质量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但王朝良发现,由于产业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且不能把每一个村民都纳入进来,一些老弱病残农户享受不到合作社带来的好处。
  抓住国家鼓励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机遇,2014年,王朝良成立了王家屯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仅把集体所有的坑塘、机动地、废弃地等各类资产资源全部入社,还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村民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机械化生产,2亩地算一个股份,村民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村里每年拿出合作社收益的38%用于村民分红,28%为公益基金,34%为集体发展基金。
  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得到双增长。2017年,王家屯村集体收入达14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4890元提高到13820元,并带动周边村庄贫困户280人脱贫致富。全村859人全部变成了股民,收入有三金——土地有租金、干活儿有薪金、年底有股金。
  2018年3月,王朝良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第二批优秀带头人”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