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年度总结考评暨企业对接会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09

  12月22日至24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2018年度总结考评会暨企业对接会在安徽合肥召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杨增权副厅长应邀出席会议,并代表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分别与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安徽省人民政府扶贫办朱永东副主任、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刘忠松副站长、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刘万程副院长、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王雪光处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何建国,两大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及其团队,以及来自二十多家特色淡水鱼、虾蟹相关产业的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杨增权副厅长指出,安徽是内陆渔业大省,水域生态良好,水产资源丰富,水域总面积位居内陆省份第2位,水产品产量常年位居内陆省份前4位。农业农村部十分重视安徽渔业科技发展,在安徽省建立了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虾蟹三个国家体系试验站。安徽省历来重视渔业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我省成立了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期间,成立了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未来,我们将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开展安徽水产产业提升行动为契机,加快建设现代化渔业强省。杨增权还向参会代表介绍了安徽小龙虾、河蟹、黄鳝、山泉流水养鱼、稻田综合种养等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了安徽水产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渔业强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的技术支撑。

  “十三五”以来,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迎着新时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新要求得以成功扩容,将过去单一的罗非鱼、对虾体系,扩充为特色淡水鱼、虾蟹体系,由单一品种扩充为一大类品种,并在产业链各环节配齐了岗位设置,完善了水产产业的技术体系,全面提高了体系服务国家目标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会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与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特色淡水鱼体系与望江县人民政府、虾蟹体系与宣州区人民政府分别签订合作协议;两个体系功能研究室或相关岗位与各企业分别签订技术服务协议。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