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发展特色农业致力打造百亿产业链 (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20
 
  一开始,他们种植的是引进的品种杭白菊,但杭白菊不太适合山地经济,经过了许多次的失败,历时三年,杨雪梅带着团队,终于培育出了适合本地气候、具有高品质的新品种“三峡阳菊”,并采用有机种植,经人工采摘,用传统工艺精制,口感清新淡雅,汤色澄黄清亮,药用价值高。
  “这一带海拔500米到1200米,阳光照射充足,昼夜温差较大。菊花喜光怕涝,适合山地气候,再加上种植劳动强度低,技术也容易掌握,特别适合库区留守人员。”在杨雪梅的带动下,当地村民纷纷种起了菊花。只要是愿意种植的农户,杨雪梅就会免费为其提供种苗,教他们技术,并以兜底价格收购。
  有一个70多岁的村民名叫李在寿,他曾经上过当,种植了好几亩辣椒,到了收获时节却卖不出去,面对杨雪梅种植菊花的邀请,难免有些抵触。工作人员沟通解释了五六次,他才将信将疑,种了1亩左右,哪想到第一年就尝到甜头,卖了3000多元。到了第二年,不等工作人员上门,李在寿就主动找上门,想扩大种植面积。现在,他种了4亩多菊花,每年能卖1万余元。
  据了解,像李在寿一样的贫困菊农有1200多户,占到公司县内种植区内10000余户菊农的12%。公司与菊农建立长效利益链接机制,每年还会举行表彰大会,对优秀种植户进行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种植阳菊的信心,带动菊农增收致富,以小阳菊推动云阳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大发展。
  一个品牌:依靠政府背书 要打造7条特色农业产业链
  这朵小小的菊花能从全国众多农产品中脱颖而出,连年斩获金奖并走向海外,除了其过硬的质量,还离不开背后的区域公用品牌“天生云阳”及强大的政府信用背书。
  “天生云阳”,顾名思义,是云阳县围绕辖内一系列特色农产品,着力打造的一个区域公用品牌。
  在云阳,像三峡阳菊一样品质优秀的农产品还不少。据统计,目前,云阳全县优质柑橘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晚熟柑橘面积20万亩,成为重庆市的晚熟柑橘大县。全县年出栏山羊68.87万只、肉牛11.04万头,分别居全市第1和第2。除此之外,还有优质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生态渔4万亩、茶叶2.29万亩、中药材6万亩、食用菌1000万袋(段)、中蜂10万群、葡萄、晚熟李等特色水果7.1万亩等特色产业。
  云阳县农委负责人称,目前,全县获批“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的农产品有138个、市级名牌农产品1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但都面临大产业、小品牌,优产品、低价值,新使命、老观念等发展制约。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