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铸造脱贫“金钥匙”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1-23
  一年多前,新安县北冶镇裴岭村还是没有产业的贫困村,如今,村里引进了产业,修了村路,建了舞台,装了路灯。贫困户刘能子说:“村里恁多变化,多亏县检察院派来的好书记!”
  强党建支部引导向心力
  干净整洁的书屋里,村民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图书;服装加工厂里,贫困户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冬日里,裴岭村村部大院里一派喜人新气象!
  2017年5月,45岁的刘江河被新安县检察院选派担任北冶镇裴岭村扶贫第一书记。入村短短几天内,他通过和村“两委”成员谈心、入户走访,迅速摸清了裴岭村的基本情况。他说:“帮钱帮物,不如先建个好支部,只有和群众共画同心圆,形成向心力,才能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之后,他带领村“两委”成员,投资1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及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进行整体提升,制作宣传展板,增强党建和服务氛围,村委面貌焕然一新。
  “刘书记的到来增强了凝聚力,村民们习惯往村部来了,村里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这些村干部的干劲也更足了。”裴岭村村委委员王热闹说。
  引项目增加收入是根本
  上任三个月后,刘江河多方协调,洛阳关林一家服装企业同意与裴岭共建加工车间。县检察院投资10余万元买来30台缝纫机,把该村30户贫困户中的适龄妇女吸纳进厂,当起了成衣加工工人。
  “没想到能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感谢刘书记给我们引来这么好的项目。”贫困户王八玲的丈夫2016年从树上掉下摔伤,从此干不成重活,她的两个儿子正在上学,家里经济负担沉重,因此返贫。去年8月,她进入工厂工作,月工资1000多元,“我是新手,熟练工一个月能拿3000元哩,我争取尽快当上熟练工!”对未来的生活,王八玲信心十足。
  为给脱贫攻坚加上双保险,刘江河又与村“两委”干部先后到南阳、汝阳等地考察,利用到户增收政策,发展艾草种植,目前已种植130亩。
  美环境山区小村靓起来
  发展产业的同时,刘江河还和村委积极商讨,改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对村内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了规划建设。
  在他的努力下,两公里长的村道得到整修。新开挖一眼深水井,完成了高位水塔、配套管网建设,解决了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7年10月,刘江河争取县文广新局支持,建设了文化广场、戏曲大舞台;2018年1月,检察院投资11.6万元安装路灯58盏,全村主要道路照明实现全覆盖。如今,裴岭村基础设施完善,环境干净整洁,只要天不太冷,文化活动广场上,妇女们翩翩起舞,戏曲大舞台上好戏不断,群众不仅生活有保障,精神也富足了。
  当先锋党员永远走在前
  不仅在扶贫工作上倾注心血,面对群众所需,刘江河还充分发扬共产党员服务群众的优秀品质,多次为贫困户的“私事”上下奔波。
  2017年初夏,村里几名妇女到石井镇山沃村学习加工毛绒玩具。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刘江河自掏腰包,为每人每月补贴500元生活费。每个周一,他还开车将她们送到山沃村,周五再接回。“你这叫标准的私车公用……”一位村干部开玩笑说。
  服装加工车间刚建成的那段时间,正值盛夏,每次进料、发货,都是他一个人在跑,从裴岭村到洛阳关林市场,刘江河不知跑了多少趟,村里的大伯们都劝他歇会儿,他说,这是群众的增收门路,一定要谨慎细心,交给别人不放心。
  刘江河说,脱贫攻坚是党赋予的一项神圣使命,他要做好各项脱贫政策的落实,使已脱贫的143户稳定增收,未脱贫的30户实现年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让裴岭早日摘下贫困帽子,走上小康路。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