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泥鳅的生长习性介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25

  泥鳅是我国农村较为常见的一种鱼类,其口味独特,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也发展成了一个养殖项目,在养殖的泥鳅品种中台湾大泥鳅是较为受欢迎的一个品种,要养殖好台湾大泥鳅首先要对其习性有所了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台湾大泥鳅的生长习性。

台湾大泥鳅的生长习性介绍

  1.水温

  适养水温15-30℃;随着水温上升生长加速;最适水温25-28℃(生长最快);休眠水温5℃以下或32℃以上(会钻泥进入休眠状态以抗避寒暑)。

  2.食性

  在天然环境中,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浮游动物、丝蚯蚓、植物茎芽、杂草种子绿藻、碎屑、微生物;摄食常在夜间。在养殖条件下,能摄食各类食品工业的副产品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浮性、沉性皆可,但必须适口);经驯食可白天摄食,摄食方式为轻啄吸入式。

  3.习性

  具有多重呼吸器官,鳃、皮肤、肠壁;适应性很强,喜好偏酸性环境,可忍缺氧、缺水,能耐密集;适合池塘高密度养殖,也适合循环水集约化养殖。

  4.生长

  台湾大泥鳅的生长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种源、环境、密度、饲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但总体而言,远快于其他泥鳅品种。

  水花(刚孵出的鳅苗,体长约4毫米左右)、寸苗(体长3-5厘米,个体重1500-2000尾/斤)当年均能养成100克左右的商品鳅。

  养成时间6个月左右即可从寸苗长到成鳅,体重可增长300倍左右。

  以上就是台湾大泥鳅的生长习性介绍,台湾大泥鳅的生长速度较快,半年左右即可捕捞上市,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养殖也较为容易,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泥鳅养殖品种。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