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如何过冬?常见的水产养殖过冬注意事项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25

  冬季对于很多养殖的鱼类来说都是一道槛,冬季的低温可能造成这些水生物被冻死,所以在进行水产养殖过冬时一定要根据所养殖的物种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其安全过冬,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产养殖过冬注意事项。

鱼类如何过冬?常见的水产养殖过冬注意事项

  1、黄鳝。当气温降至15℃时,要投喂优质铒料,并增加动物性铒料的投喂量,使之膘肥体壮,安全越冬。当气温降至10℃时,可将池水排干,为保证池泥湿润和温暖,可在泥上覆盖少量稻草或草包,使水温保持在0℃以上,同时要防止鼠、猫的危害。也可带水越冬,但水层不宜过浅,以防连底结冰。如鳝池在工厂附近,可利用工厂余热水,保持池温25℃左右,则可大大缩短或完全免去越冬期,有助于加快发展。

  2、甲鱼。入冬,有条件的可转至室内越冬,以锅炉送热水或通过S形铁管加温,无条件时也可在室外搭塑料大棚,借阳光增温。这样,可保证成鳖安全越冬,也可控制稚鳖冬眠,加速发展。

  3、泥鳅。当水温降至10℃时,泥鳅便进入冬眠。这时应将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幼鳅,集中起来,放养在避风向阳,保水力强的鱼池,并清理食场,用孔雀石绿全池泼洒消毒,水泥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淤泥,便于泥鳅钻泥越冬,池水保持l1.5米。池的四角堆放些猪、牛粪等有机肥,既可肥水,又可因其发酵放出热量,提高水温。

  4、育珠蚌。当水温降至10℃时,应将蚌沉到水下1米左右,到8℃时育珠蛙开始进入半休眠状态,开壳运动显著减少,降低了滤水率和吸水率,仅随流水进食少量饵料。冬季不要施肥,以免恶化水质。如果水面冰冻经久不化,应及时破冰透气。冬季在育珠池塘捕鱼时,先把蚌沉至池底,这样可以保障在排水后河蚌外套腔中存有积水,以利正常呼吸。

  5、牛蛙。从11月以后,种蛙即慢慢进入冬眠,一般情况下,若种蛙池是泥地,且冬季水源不足,种蛙即潜伏于土中越冬,这种越冬方式比较安全。当年7-10月由蝌蚪变态而成的幼蛙,气温降至10℃以下时,即开始越冬。越冬池水深保持70厘米,池底要有淤泥,池上要有覆盖物.保持环境安静和水质良好,并注意防除四害。

  以上就是常见的几种水产养殖生物类型的过冬方法,对于有冬眠习性的生物,让其冬眠是较为安全的过冬方式,不过如果有廉价的热源来源,保持水温阻止其冬眠对于加快其生长速度也有帮助。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