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要做些什么?稻田养鱼的方法介绍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25

  稻田养鱼是一种在稻田间通过修建田间设施养殖鱼类的套养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对于稻田的环境也有好处,有利于水稻增收,那么稻田养鱼具体要做些什么,该如何进行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稻田养鱼方法介绍。

稻田养鱼要做些什么?稻田养鱼的方法介绍

  1、开挖鱼沟、鱼凼的必要性及技术要求。

  水稻生长期必须经常调节水位,干湿兼顾,稻田浅灌和晒田是水稻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为解决稻鱼用水矛盾,必须在插秧前开挖鱼沟、鱼凼,增加稻田容水量,以利于鱼类生长及种稻施肥、洒药。

  ①鱼沟:深度为5080㎝,宽为50100㎝为宜,鱼沟要与鱼凼相连,根据稻田形状和大小,确定开挖鱼沟的条数和排列形式,一般可呈十、井、田字形,每条沟要直,有利于排水、通风、透光。

  ②鱼凼:可开挖在田角或田中央,深度为11.5米,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8%为宜,形状可为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

  2、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需在插秧前结合开挖鱼沟、鱼凼,将田埂加高至5070㎝,加宽至4050㎝,并捶打结实,确保不会发生渗漏或塌陷。

  3、进、出水口设置拦鱼设施。养鱼稻田进、出水口应开设在稻田对应角,并设置栏鱼栅,用竹篾或尼龙网等制作。

  鱼种投放

  稻田养鱼一般在栽秧后715天,秧苗返青后开始投放鱼种。根据我县目前的实际情况,以放养草鱼、鲤鱼和鲫鱼为主。规格以50100克/尾的大规格鱼种为好,每亩投放1020公斤为宜。鱼种下田前可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进行鱼体消毒。

  饲养管理

  1、人工投饵的必要性。稻田水浅,天然饵料有限,为提高稻田养鱼的产量,必须补充人工饵料,如菜籽枯、糠麸或配合饲料等。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坚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2、用水管理。水稻生长初期,水位保持35㎝,让水稻尽早返青,水稻生长中后期,水位保持在15㎝左右。

  3、日常管理。稻田养鱼的日常管理关键是防漏和防溢逃鱼。因此,必须经常巡视田埂及检查拦鱼网栅,特别是大雨天要及时排水,注意清除堵塞网栅的杂物,以利于排注水畅通。稻田中田鼠和黄鳝都会在田埂上打洞,造成漏水逃鱼,应仔细检查及时堵塞。

  4、田间施肥管理。为解决降水施肥时对鱼类造成的威胁,可采用段间隔施肥法。即一块稻田分两部分施肥,中间相隔2天左右。施肥原则一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二是重施基肥,轻施追肥。

  5、田间施放农药管理。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性的农药,禁用对鱼类有剧毒的农药。药应尽量喷在禾苗上,选择晴天施药,切忌下雨前施药。

  以上就是稻田养鱼需要做的和注意的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稻田养鱼时修建一些用于养鱼的必要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要煮农药和化肥对鱼类的影响,少用或者不用这些东西。

(第一农经整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