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叶”做出“大文章” ——看湖北恩施市如何做强茶产业(1)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9-30
 
  硒与茶,是今年恩施最热的两个话题。2017国际茶业大会、第四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将于9月25至30日在州文化中心举行。蕴藏着世界唯一硒矿床而被誉为“世界硒都”的恩施,富硒茶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希望。
  科学研究发现,茶树是吸收硒能力较强的植物,土壤中的硒经茶树转化之后,极易被人体吸收。对于硒资源丰富、生态优良的恩施来说,富硒茶的品质更是不言而喻。富硒茶叶中的硒多为有机硒,更是补硒的理想饮品。
  借助硒资源优势,恩施市把茶叶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创新茶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茶产业。
  “家里3亩多茶,现在一年可以收2万多元,原来种红薯、洋芋、苞谷,怎么搞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收入。”芭蕉侗族乡米田村刘万兵,自从改田种茶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灯笼坝村35户贫困户在改种完好田好土的基地上,利用荒山、边角地新建茶园66.7亩。
  如今,芭蕉侗族乡10万亩茶园四季长绿,年产干茶8000吨,产值过5亿元,茶叶产业成为“强乡富民”的支柱产业。
  “合作社带领我们种茶,解决了屋里7个人吃饭问题。”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村民卢辉从茶叶中偿到了甜头。2012年成立的的茗丰专业合作社,是洞下槽村四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之一,也是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带领村民发展茶园面积6000亩,300余户社员受益。
  改田改土,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入民营资本,流转土地,办精制茶厂,引进世行项目,创建茶叶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恩施市聚焦茶产业,知难而进、砥砺前行。
  2017年,全市茶叶面积达到34.5万亩,位居全省第一。
  “以前种茶是在帮别人赚钱”,由于种植历史久远,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缺深加工技术、品牌、销售渠道,茶叶进入发展“瓶颈期”。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