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们的别样“春耕”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3-27
  新华社长春3月27日电 题:驻村第一书记们的别样“春耕”
 
  新华社记者刘硕、胥舒骜
 
  为村民联系企业包销订单,给贫困户做种植技能培训,“招商引资”为村里寻求产业支撑……虽然吉林的春耕还未正式开始,但在一些村里,驻村第一书记们早已启动了他们的别样“春耕”。
 
  由于担心销路不好,一些村民对种什么、养什么等问题还拿不定主意。了解情况后,长春市九台区莽卡满族乡三道村驻村第一书记黎万国决定帮村民们解除后顾之忧。
 
  “最近一直忙着请企业负责人到村里来考察环境,争取吸引他们来投资土豆种植、肉牛养殖等项目,尽快签下收购订单,让农民敢于参与到致富项目中。”黎万国说,为了能让村民尽快忙起来,他过完年以后几乎一直扑在“招商引资”中。
 
  “以前村民种玉米等传统作物收入有限,今年我们打算引导一些试点种植土豆和大豆,推动转型。”九台区上河湾镇套子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志华说,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并非易事。为了让农民心里托底,他最近一直在联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争取实现保底收购。
 
  “种植业升级,效益才能更好,已脱贫村民的未来生活也更有保障。虽然联系企业难度不小,但是驻村工作队一直在努力。”吴志华说。
 
  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丰盛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宇的“春耕”在春节前就启动了。为了改变村里土地碎片化严重、难以规模化经营的状况,他从春节前就挨家挨户做工作。
 
  “大家把土地流转出来集中经营,可以实现农田的高标准改造,还能引入大型机械提高生产效率。贫困户既能拿到土地租金,也能走出田间地头打工赚钱。”刘宇告诉记者,虽然一户一户做工作很累,但理解他的村民越来越多,集中经营的希望越来越大,他的成就感也越来越强。
 
  在积极准备大田春耕生产的同时,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罗子沟镇西碱村驻村第一书记任义把目光聚焦在贫困户的庭院里。“在房前屋后种无公害的蔬菜,进行腌制后卖给咸菜加工企业,村民不用费太多劲就有不错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谈到庭院经济的未来前景,任义颇有自信。他已跟当地一家公司谈好合作,农民的庭院蔬菜销路不愁。“等天气变暖了,农民把耕地和院子里的项目一起搞起来,村里会更有生机,好日子也更有盼头。”他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