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祝心平回归创业,共筑美丽家乡梦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4-18
        美丽的澴川大地上,有两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蓝天白云下,她们就是王母湖和野猪湖。 在这两片碧波荡漾的湖水间,多年前,却有一处人迹罕至的丘岗一一祝家塝.
        近两年来,一个致力为家乡勾勒如画美景的游子,放飞儿时的梦想,将这片荒岗打造成了全省一流的原生态农庄。他,就是孝南区毛陈镇回归创业人士祝心平。
        创业路途,他一刻也没有停息
        祝心平现系湖北新建源土石方运输有限公司、湖北新建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新建源宾馆(董事长、总经理)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市毛陈镇丽坛村。 这个偏僻的小乡村,丘陵起伏,小河滴水,到处是四季常青的树木,满野是芳香四溢的花草,至今都保持着原生态的风光。
         然而,越是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因为闭塞等原因,过去就越贫穷。 祝心平姐弟4人,由于家庭条件差,大哥仅读了小学,二哥只读了初一,姐妞也早早落开了心爱的课堂。 在全家人节衣缩食下,1989年那个夏季,祝心平终于完成高中学业, 开始了人生的打拼。
        祝心平毕业的 前一年,他们家在孝感城区汤家街开了一家小餐馆。 父兄一致决定,从心平走上社会的第一步起,就让他接受风雨的洗礼:祝心平高中毕业后成为丁餐馆的小老板,自主经营。
        1992年,全国农运会在孝感举行。一向爱“折腾”的祝心平,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凭着有了当餐馆老板的经历,他抓住农运会商机,斗胆承包城东、九真两个宾馆,他要大打大闹。
        “当时难啊!"回想往日的艰辛,祝心平这条五尺硬汉也有眼红的 时候:为了凑钱,大哥把房子抵押绐别人,母亲把蛋鸡抱到集市上卖,父亲狼心戒了烟一一全家东挪西借支持他。
        1996年,由于餐饮业欠账太多,通过朋友介绍,祝心平转行到深圳市承包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在即将离开孝感之前,大哥祝爱平拉着三弟的手,激励他:“不拼搏就不是雨坛人!”
        “不拼搏就不是雨坛人”,这句话成了祝心平人生的座右铭。
        1999年,祝心平另起炉灶,来到北京接触房地产行业,承包劳务工程。这一干,就是10年,他掘到了创业史中最重要的“一桶金”
        响应家乡政府号召,看准孝感坡镇化发展的迅猛态勢,祝心平实施了人生的又一次转型。2008年,他回到家乡,成立孝感市新建源土石方工程公司,创造了更有作为的事业。
        不改的是乡音,不变的是乡情。
        祝心平走南闯北,但心中从没有忘记千里之外的毛陈镇,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雨坛村。
        还是小时侯,祝心平从老家宋家湾到毛陈镇区上学,每天沿着弯鸾曲曲的小路走。那时的他就对同学们说,等自己长大赚钱后,要把村里通往外面的路修好,让学弟、学妹们不再走难走的泥巴路。
        在外创业时,无论是在孝感,在深圳,还是在北京,他的公司总是优先接纳孝感人、毛陈人,尤其是雨坛人。
事业有了起色后,祝心平就开始兑现儿时的诺言:
        他投资50多万元,修通了宋家湾至陈三线(陈八埠至三汊镇)的通湾公路,让湾里父老乡 亲 晴天、雨天一样轻松出 门。 后来,陈三线改扩建路基加宽,他又毫不吝惜地出资献力。
        祝心平没有上大学,这一直是他心中的遗憾。 从去年开始,他向村民公开承诺,只要雨坛村读大学的,一律奖励3000元,考上名牌大学的,另给予重奖。
        村民刘小春患有高血压.骨质增生,丧失了劳动能力,常年需6000元的医疗费,丈夫蔡守新没有手艺,全家仅靠7亩薄田维持生计。 去年,刘小春 儿子考上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孩子准备放弃读书机会的时候,祝心平走进了他们家。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接过奖励款,刘小春感觉身上的担子轻了一半。 祝心平还向她家表态,如果孩子愿意,罟假可以到他的公司打工,毕业后也可来公司上班。
        对特困家庭,祝心平深怀关爱之情。村民鲁美英的丈夫2009年去世,家中两个孩子分别读中学,小学,还有一位高岭的婆婆,生活步履维艰。 祝心平对这户村民倾注了爱心, 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每年除资金扶持外,逢年过节还要送上生活物资。在“三万"活动中,祝心平将机械从孝感城区调回来,为村里修渠、挖塘。他还投资2.4万多元,购买200多个垃圾桶,安置在毛陈镇东岳、雨坛2个集市上.
        这多年来,他为家乡资助的款项,有100多万元。
        出毛陈集镇,沿107国道南行,按路标所示,转人一条水泥乡道,不出数公里,但见微丘遍野,池塘密布,林木苍翠,风景如画。远处,一处徽派建筑群安详地躺在青山怀抱之中,那就是湖北新建源生态农庄。
        2010年清明节,祝心平回老家上坟,村党支部书记祝存贵邀约村民代表一起找他,祝家塝岗地长年荒芜,着实可惜,希望他将其开发出来。
        “在商宫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才是企业家的第一选择呀!"祝心平作出决策居,多位生意伙伴难以理解:"农业项目周期长、见效慢,祝总不是犯毛病了吧””
        二哥祝付平与老三兄弟情深,深谙其中缘由: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改善家乡人居环境,是三弟从小就有的梦想,这个梦想,一直萦绕在弟弟的脑海,不容改变。
        祝心平也坦露了肺腑之言:自己在外打拼多年,没有家乡的支持,自己的事业就是无源之水,回乡投资,可以了却包括自己在内所有雨坛人的心愿。
        2011年8月,湖北新建源生态农庄在一阵欢呼声中开工,这个投资1.6亿元,占地603亩的特色生态农庄,给曾经沉寂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农庄建设,不仅使村民有了一处风景优美的文化活动场所,还按每亩土地9000元标准流转,为村民自主创业提供了资金,并给当地农民提供了120多个就业机会。
        58岁的村民祝先松是农庄“正式工",负贵绿化,月薪2400元,其妻李爱华是“临时工”,按天领酬,每天60元。
正在上班的祝先松夫妇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家里种着5亩农田, 少有收益。”祝先松介绍他家情况时,脸上笑开了花,“我俩在农庄上班,每年又有工资4万多元!”
        宋家湾有20户人家,在农庄打工的中老年人有30来人。"没想到这么大年纪还能拿工资,我这·老东西'居然值钱了!”67岁村民张明珍的话,道出了大家共有的喜悦之情。
        火热的夏天到了,祝心平正以火一样的热情,绘制着家乡壮美的图画。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