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妇女余小娟“钩织”美好生活 -中国农村网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5-07

  立夏时节,位于湖南省南端的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新镇瑶都水街,细雨清寒。40岁的余小娟和几位瑶家姑娘坐在一间钩织坊内,五彩的毛线在她们手中穿梭,室内光线柔和,展柜上摆放着织就的娃娃成品,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套是我们瑶族的幸福一家人,瑶阿爸、瑶阿妈和瑶宝宝,阿爸阿妈手上拿着的是我们瑶族的传统长鼓。在我们瑶族地区,逢年过节都会打长鼓、跳长鼓舞。余小娟向来访的游客介绍她们手钩的瑶族娃娃。

  位于湘粤桂三地交界的江华县,多山地、丘陵,瑶族人口众多,也是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贫困县。近年来,江华县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政府服务,陆续引进三四百家小微企业进镇入村,同时培育本土小微手工作坊,吸纳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作为一名瑶族姑娘,余小娟对瑶族文化钟爱有加。瑶族服饰和装扮都独具韵味,我们将瑶族文化钩织成娃娃,从帽子、衣服、鞋子,以及图案、颜色等,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出瑶族特色。余小娟告诉记者,瑶族娃娃很受外地游客喜欢,也让大家了解和认识了这一民族文化。

  余小娟肯钻研、勤动手。她从小在外婆、母亲影响下,自学织毛衣,初中毕业后在沿海地区务工多年,平时断断续续做些钩织,以衣服为主。十余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开始尝试用毛线钩织小物件,小篮子、小人偶等等,并把图片传到网上。

  余小娟的作品很快吸引到了别人的注意,陆续有买家找到她。尝到甜头的余小娟开始认真琢磨和研究钩织,她通过网络学习不同的钩织方法,广交织友,追求创新,自己动手设计图案,将瑶族特色文化融入作品中。

  2017年,余小娟回乡创业,免费教当地妇女学习钩织,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如今,已有20余名瑶族姑娘加入了余小娟的创业队伍,当地政府帮助她们成立了瑶家风情手工坊,并提供场地,打造成当地旅游亮点。

  我从4年前开始跟着余小娟学钩织,她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有详细的针法和图解,我们学起来上手很快。36岁的盘玉春告诉记者,做钩织时间灵活,挣钱的同时还能兼顾到家庭。

  我所理解的奋斗就是勤奋,多动脑,多动手,追求创新,当顾客看到我们的作品表达惊叹时,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现在我们要一步步把钩织做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把瑶族特色文化传播出去。余小娟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