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评论:假整改背后是环保深入推进的真难题(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6-20
    事实上,我们知道,生态环保督察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央对生态环境问题敢碰硬、动真格的严肃态度。自两年前中央开展环保督察以来,第一轮督察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罚款约14.3亿元;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也就是说,生态环保督察是有牙齿的,绝不是表面吓人的纸老虎。一些地方对生态环保督察抱有侥幸心理,采取敷衍的态度,想蒙混过关,明显是错估了形势。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作为三大攻坚战中的重要内容,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并先后查处了祁连山和秦岭等生态环境大案,众多领导干部被追责问责,形成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
    当然,在实践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非常复杂,地方的利益和关系盘根错节,生态环境整治步步艰难。山西是全国煤炭大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当地一些党委、政府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这种轻慢的态度,除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之外,背后是否还有复杂的利益因素呢?
    对生态环保是否重视反映出来的是地方官员“四个意识”强不强、能否真正做到“两个维护”,反映出来的是地方官员是否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对党和人民是否忠诚的大问题。从生态环保假整改上实际暴露出的是生态环保深入推进遇到的真难题,这才是山西生态环保假整改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