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济宁培育基层组织“领头雁”(4)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7-16
  村支书“双向挂职”,强帮弱,弱学强 
  2018年,济宁提出实施“1531”素质提升工程,即每年选派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开展集中培训,组织500名扶贫工作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在济宁农业学校开展农村发展带头人培训,招收300名村“两委”成员、村级后备人才在济宁农干院开展全日制大中专学历教育,组织100名经济强村、薄弱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双向挂职”工作。
  嘉祥县嘉祥街道北杜庄村是当地有名的经济强村,且村班子组织力量强。而地处嘉祥东南的金屯镇刘庵村则是出了名的“空壳村”,“集体没收入,村班子软弱涣散,村民收入微薄”。今年年初,北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杜秋平挂职刘庵村“第一书记”,刘庵村党支部书记卢小虎挂职北杜庄村党支部副书记。
  按规定,杜秋平每周要在挂职村呆3天,但他只要有空就天天往刘庵村跑。
  卢小虎是刘庵村的新任书记,他和村主任卢建场想让刘庵村来个大变样:通过土地流转搞瓜果产业。然而土地流转这一关就难住了卢小虎。“村民思想封闭,总觉得土地自己种着踏实,不敢尝试经济作物,不愿流转。”在卢小虎急得抓耳挠腮时,有着丰富土地流转经验的杜秋平帮了大忙。
  如今,刘庵村已流转320亩地,成立嘉祥硕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建了几十个大棚,种上了甜瓜、西瓜等果蔬,高效益逐渐显现。“原先只有5个村干部领头干,现在陆续有2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卢建场说,最近有村民偷偷告诉他,“下次入股时,先和我说一声,我要入股合作社。”今年,济宁嘉祥、金乡、兖州、邹城等县市区已组织344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双向挂职”,其中到市外发达地区挂职46名;此外,还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52期,到浙江、江苏及省内先进地区举办30期、培训1804人次。
  据悉,为推进实施村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培育工程,济宁平均为每村每年村级组织运转财政经费补助9万元以上。2018年,济宁市财政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2018年扶持200个试点村实现“破零增收”,99%的村成立了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等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