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公务卡” 谨防乱“揩油”(3)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8-08
  自身监管缺失是导致公务加油卡管理混乱的直接因素。一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未制定公务加油卡使用管理制度,或有制度但不规范不健全,或抓落实流于形式,导致个别公职人员“手握加油大权”,对单位公务加油卡可以任意支配,“揩油”也就“水到渠成”了。
  山东东营职业学院要求各下属单位将公车和加油卡交由学院办公室统一管理,该学院基建处副处长董其国却擅自决定让基建处工作人员留下此前购买的2张加油卡,为自己的私家车加油。如此轻易地截留成功,部分单位对公务加油卡管理的粗放程度可见一斑。
  一些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对于“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识别不准,对“车轮上的腐败”新形式、新问题防范意识不强,监督检查不够深入、不够到位,也助长了公卡私用、私车公养问题的滋生。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城管执法局三台子城管所原所长迟荣国想套取现金,联合路加油站工作人员王某想完成非油品销售业绩,两人于是一拍即合。迟荣国先后以单位名义在联合路加油站办了9张公务加油卡,将其中几张交给王某保管,并让王某用这些加油卡为其套取现金、购买香烟。通过一系列默契的内外配合,迟荣国套取公款共计16.3万元。
  对于此类有外部人员做掩护、具备较强隐蔽性的“揩油”行为,如果只是例行公事、“浅尝辄止”,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检查,是难以发现其中猫腻的。
  当前,许多单位公车用油都采取“充卡加油”的方式,多是用一次大额充值的发票报账,但没有具体明细加油次数、车辆、行程等内容,甚至公务加油卡的消费范围、日消费额度也没有严格限制,让公务加油卡“变身”购物卡购买其他商品变得有机可乘。公务加油卡在功能设置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监督监管难的重要原因,如未绑定专车使用、未设定单次最大合理加油量、加油数据无法直接调取等,为公卡私用的歪风留下了生存空间。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