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公务卡” 谨防乱“揩油”(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8-06
  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机关公务用车服务管理中心原主任孙庆亮利用管理公务用车的工作便利,多次用公务加油卡为其私家车加油,合计花费18813.32元;2次用公款为其私家车保养,合计花费525元;1次用公务加油卡套现20000元据为己有。2018年5月,孙庆亮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处分,违纪所得被追缴。
  “公务加油卡私用、私车公养本质上是‘四风’问题的反弹回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法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高波认为,一些人钻制度空子,以权谋私,消解了公车改革的效果,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管理粗放助长了公卡私用
  一方面是纪检监察机关通报不断,不断有公卡私用问题及相关人员被查处;另一方面,却是“苍蝇”仍旧不断冒出,“揩油”行为不见收敛。
  在反腐高压之下,为什么还有人变着法钻营,冒着风险从公家的油卡中攫取“一杯羹”?
  “小便宜不占白不占,反正抓不到我头上。”追溯公卡私用的源头,是深入骨髓的“特权病”在作祟。曾经将使用公车当成自己特权的个别人在公车改革后没有及时转变观念,思想认识不到位,仍把公车公卡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哪怕是蝇头小利也不放过。这部分人往往心存侥幸,自以为手段隐蔽,神不知鬼不觉,不容易被发现,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山市河里镇财政所所长庞福强因“揩油”被调查后悔恨地说:“其实这些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自己完全可以付得起,但认为以公务为名不会有什么问题……”不是付不起,只是不想自己掏。何况就这么一点钱,谁会知道呢?在这样的心态下,他用公务加油卡违规为私家车加油,共计624.98元,并因此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贪小便宜吃大亏,此之谓也。
  从现实角度来看,能够“揩”到油的公职人员,必然对其单位公务加油卡拥有一定的使用权或管理权。公卡私用问题之所以发生,权力运行失范是主要原因。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