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8-21
——全国农业科教系统助力脱贫攻坚综述
  精准服务,“手把手”教会贫困群众致富技术
  安徽省霍山县特产的寿霍黑猪生产历史悠久,是优良地方品种之一,受到市场追捧,不少贫困户看到养黑猪有赚头,但怕养不好,不懂防疫、饲料、母猪护理等知识,更缺乏市场观念等,想养不敢养。“李站长来从猪圈设计开始,手把手教我。”养殖户周佩传口中的李站长就是漫水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李炳武。“从猪圈改造、后备母猪选种到饲养技术防疫治病,一年就到我家有十几次,还教会了我防疫注射、前腔静脉抽血测抗体技术、选种。”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有效的技术指导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重要科技服务力量,2016-2018年国家累计投入16.4亿元支持全国贫困县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了贫困村农技服务全覆盖。广大农技人员风里来、雨里去,热心指导、精心服务,为近年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支沉得下、用得上、盯得住、帮得实的农技服务“铁军”。
  为强化边区、山区和革命老区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服务供给,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在贫困地区实施了特聘农技员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从农业科研教学人员、乡土专家等中选聘了3000多名业务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特聘农技员。特聘农技员都是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他们的指导针对性强、带动作用明显,深受地方政府和贫困户的欢迎和认可。
  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镇刘家河村贫困户李水生,从2017年开始大棚果蔬种植,虽然只有一亩地一个棚,但今年春茬的西瓜和甜瓜收入了3万元。李水生说,还想再种一茬西红柿,预计还能再收入8000元,脱贫致富大有希望。李水生以前没种过蔬菜,更不懂蔬菜种植技术,延川县特聘农技员张海峡解决了他的问题。
  58岁的张海峡退休前在延安市宝塔区蔬菜局工作,成为延川县特聘农技员后,他常年在贾家坪镇驻点。在很多贫困户眼中,张海峡不仅是农技员,更是“活财神”。人工授粉有何技巧,移栽如何讲求深浅,看似简单的技术却非常实用,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品质提升产量增加,经过张海峡的指导,贾家坪镇贫困户试种甜瓜都获得了丰收。李水生说:“我们农民就喜欢像张老师这样的土专家,越土越管用,真能帮我们脱贫致富。”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