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减产”2000斤,竟多收入4万元(2)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9-11
  “有些农户从开始种植到现在,只注重产量,对葡萄的串行和颗粒大小从来没有注意过。种出来的葡萄每串都长得不一样,有的挤在一起,有的一串上面只有几粒。”郭建伟对记者说,示范园的葡萄要求每串花穗只留穗尖3—4厘米长,疏果只留40—50粒。而曲阜惯常的做法是,留穗尖10厘米,疏果到80粒左右。
  结合葡萄专家传授的先进种植理念,示范园一直在“减产”上做文章。“在葡萄开花的时候,只留3—4厘米长的穗尖,其余的剪掉,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郭建伟介绍,到坐果的时候,还要进行两次蔬果。第一次,一穗葡萄只留10个分枝,每个分枝上留的葡萄也是有要求的,比如第一个分枝留6粒,依次往下递减,到最后2个分枝,只能留2粒。第二次疏果则是把长得小的粒、拥挤的颗粒剪掉,确保葡萄颗粒均匀,粒间都有空隙。“按这样的标准种出来的葡萄不仅外形漂亮,颗粒饱满均匀,甜度也更高,不易生病虫害。”
  一次剪穗、两次疏果,会不会增加示范园的人工成本?郭建伟回答说,不论剪穗还是疏果,都是给葡萄树“减负”,用工不是很多。而且按这种模式栽培的葡萄树、葡萄都不容易发生病虫害,基本不用打药。他按照常规种植方法一星期要打一次药估算了一下,仅节省的农药和打药的人工这两项,就比传统种植模式亩均少花2000元。
  “一味追求产量必然带来质量下降。”曲阜市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尚龙说,要提高葡萄收益,需要为葡萄树“减负”,并实现“五个转型”:从追求产量转向追求质量,从依靠劳力转向技术,从单一种植转向多种经营,从靠天吃饭转向可控农业,从普通农产品转向绿色农业。
  示范园也是这样做的。郭建伟以阳光玫瑰举例说,采购商对葡萄的要求非常苛刻。在采购商眼里,葡萄的标准穗重是1.5斤,一级果的粒重要达到10克以上,10克以下就是二级果,而一斤一级果和二级果之间的差距是10元钱。他说,示范园的一级果率是80%,而常规栽培方式的一级果率有20%就不错了。
  “从市场反应来看,消费者非常认可我们努力的方向。”郭建伟说,仅就夏黑而言,传统种植模式种出来的葡萄亩产6000—8000斤,售价3—4元,而示范园种出来的葡萄,产量在5000斤左右,售价15元。“产量虽然下降2000斤左右,但亩均最少也能多收入4万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