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南墅镇河南村的人挣钱了!村民当股东,腰包鼓起来!

来源: 作者: 时间:2020-06-02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如何真正让农村的绿水青山给农民带来金山银山?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南墅镇河南村不断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让青山绿水成为村民增收的“金山银山”。

  脱贫攻坚抓机遇

  走进南墅镇河南村,百亩梨园映入眼帘,这座昔日经济薄弱村,如今变身“秋月梨王国”。这里的秋月梨长势良好,梨产品深加工被发挥到了极致,梨汁饮料,果脯等产品供不应求。河南村能够富起来,土地流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土地流转之前,每户村民的耕地零零散散地分布在不同条田,耕地之间纵横交错的道路、田埂和水渠,不但难以做到统一管理,而且造成地资源浪费,种植收益也不明显,每亩地平均产值在1000-1500元之间。

  河南村属于经济薄弱村,2016年参与党建引领扶贫项目,根据经济政策,青岛昌阳集团参与扶贫工作,对河南村进行定点扶贫。河南村的土地属于沙土地,土壤肥沃,正是秋月梨生长的“好基地”。村民不想种地的,可以去工厂工作,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学到经验,还可以强身健体。2017年底,河南村出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为南墅镇的顶尖村庄。

  村集体富,百姓富

  河南村村委书记吕书记说:“土地流转之后,村集体通过合作社承包耕地四百余亩,村集体富了起来,有了启动资金,才有底气为村民做更多的好事。现在河南村的路面硬化达到95%以上,路灯、监控等基础设施全村覆盖,还建有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这就是土地流转的好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近年来,河南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助推产业发展,通过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八要素”引导,全村各级党员干部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投身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沙土地优势,统一规划,规范高效种植,真正唤醒了产业革命内生动力。

  一村富,村村富

  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离不开土地流转和闲置土地的盘活。土地流转之前,老百姓仅仅靠着几亩地种粮食,收入微薄,村集体为引进项目做了很多工作。16年河南村开始招商引资,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思路,将流转来的土地进行“打包”招商,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公司化、园区化、合作化的形式整体流入土地,实行规模经营。引进最先进的秋月梨种植技术,山东省青青大地果蔬有限公司毫无保留的将实操性经验教授给村民,并在特殊条件下将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村集体统一的规划下,河南村的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全村115户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

  河南村自从创建秋月梨山庄后,走上一条“农业+旅游”之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双赢。吕书记说:“下一步我们将拉长产业链条,打造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体系。”同时,自从基地运转以来,周边村里来基地打工的农户有20多人,其中不少是低收入农户。“以前四处打零工,现在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很多村里的低收入农户,靠在基地打工实现脱贫。

  有难处,但心安

  “要说困难,肯定是有的,老百姓的民生问题,是我心里最牵挂的”,吕书记告诉记者,自己刚刚接任村委书记时,心里很迷茫,不知道下一步工作该如何进行。想法很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为了切实把帮扶村民工作办实办好,吕书记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村委会的大力配合下,克服了资金短缺等困难,组织了专业人员进行对口帮扶,为村民提供更好的种植技术和经验,增加了村民收入,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和赞扬。“切切实实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真真正正地走进村民心里。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或许当我老了回忆起来时,我会觉得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吕书记笑着说。

  南墅镇河南村是莱西乡村振兴的缩影,脱贫致富的那些岁月,河南村吹响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以全新的姿态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动人新画卷。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