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的是致富路 “减”的是贫困户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12

  12月11日讯 初冬时节,生活却越来越“暖”。在云霄,残疾学生获得“圆梦行动”、扶持助学补助,上学读书不是梦;残疾青年们通过资金扶持和技术扶持,就业创业不再难;残疾老人拥有康复服务和医疗补助,看病就医不再愁……幸福的种子在残疾朋友心里生根发芽。近年来,云霄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民生“大盘子”,通过推行一名贫困残疾人强一种技能、送一项政策、牵一人结对的“1+3”模式,切实做到残疾人的“痛点”在哪里,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

  近日,在和平乡棪树村爱心扶贫养鸡场内,残疾贫困户吴进城坐在轮椅上,随手撒出去一把饲料,引来小鸡们一阵哄抢。“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便是吴进城家的真实写照,解决这类家庭的脱贫问题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酒类协会扶贫志愿队陈健朝自请挂钩和平乡最困难残疾贫困户吴进城,并一人肩挑5户贫困户帮扶任务。“啃骨头”要有硬措施,他与吴进城多次沟通,最终决定由陈健朝出资6万元帮助他建养鸡场,购买小鸡、鸡苗和饲料,和平乡则负责提供场地,解决养鸡场用电难题。就这样,一场由乡、村两级与酒协扶贫队共同构建的“扶贫同盟战线”成立了。

  “再过两个月,小鸡就能出栏,每个月卖30只左右,可月入2000元。多亏了陈会长和挂钩干部,我才能组建起养鸡场,年底脱贫没问题啦!”吴进城激动地说,小鸡从购入到出售都由陈健朝全权负责,他只需负责饲养。

  “爱心养鸡场是云霄县委县政府与民间协会二元扶贫的一次试点。”陈健朝说。两年来,云霄继续深入开展千名干部结对帮扶的“三比三看”活动,实现干部挂钩帮扶全覆盖。同时,撬动社会力量,相继成立了酒类收藏协会、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餐饮与美食协会等七支扶贫志愿队,走出了一条政府当主力、民间出大力的联动新路子。

  在扶贫政策上,云霄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户倾斜,县残联也主动作为,一方面上门帮助重度贫困残疾人办理“困难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和“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贴”,一方面大力推行省市县为民办实事“贫困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两年来,县财政叠加的“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贴”已优先落实精准扶贫对象163户,累计发放补贴29.78万元,为民办实事项目“居家托养”优先落实112人,累计发放补助22.4万元。

  此外,通过“扶持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雨露计划”培训等,云霄县为贫困户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叩开就业门,广大残疾人变身产业工人,由此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在强一种技能、送一项政策、牵一人结对的“1+3”模式的“携手”同行下,目前云霄县已有204名贫困残疾人脱贫摘帽。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