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治“穷根” 产业扶贫蹚新路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0

  12月16日,星期六,洛阳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归宝辰带领局机关各科室一行30余人,利用休息日到孟津县小浪底镇朱坡村进行送温暖帮扶活动,为贫困户带去了棉被30余套、生活用品20余包。类似这样的帮扶活动,两年来洛阳市农业局一直在做。然而更令朱坡村贫困户欣喜的是,他们上个月刚刚领到了香菇种植和林下养鹅的分红。

  那么给贫困户分红的效益从哪儿出,资金从哪儿来?村里这些香菇种植、林下养殖等项目又是怎样落地生根,为贫困户量身制定的精准扶贫“套餐”还有哪些?两年前,洛阳市农业局开始联系帮扶孟津县小浪底镇朱坡村,如今到底摸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扶贫路子,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呢?

  【产业扶贫】贫困户第二次分红拿到现金1600元

  “真没想到分红能这么快,这事真是办到了老百姓心窝里。”11月5日上午,在孟津县小浪底镇朱坡村村委大院里,村民任宗拿着1600元红钞票很是激动,他说这笔香菇种植、林下养鹅的分红再加上家里养的10只绵羊收入,今年不愁摘不掉穷帽。和任宗一样领到这笔分红的还有32户,个个难掩喜悦。据该村扶贫第一书记钟响介绍,此次分红共发放现金52800元。

  两年前,朱坡村被确定为洛阳市农业局定点扶贫村,为了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洛阳市农业局结合自身优势,通过产业带动让他们见到了实效。围绕农业产业,洛阳市农业局联系小浪底镇香菇种植大户,提供资金和技术培训支持,在村里建起了占地50亩的香菇种植大棚,村里有30多人在那里打工,贫困户一年差不多能增收500元。去年年底,贫困户就每户拿到了分红资金500元。

  与此同时,洛阳市农业局因地制宜考察项目时,发现朱坡村适合种植薄皮核桃,便同小浪底镇丰泽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系,该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推广种植了380亩薄皮核桃,洛阳市农业局定期邀请河南农林科学院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种植技术。如今朱坡村已有8户贫困户通过种植薄皮核桃、在基地打工和收取土地流转资金等方式,在家门口赚钱。

  考虑到核桃树下空间是不是还能利用,洛阳市农业局决定为该村引进生长速度快的狮头鹅,并购进鹅苗4000只,随后又支持贫困户任宗等养羊30只。于是今年9月,香菇陆续上市,再加上刚卖掉的那批肉鹅,村委会确定每户贫困户的分红资金为1600元。据钟响介绍,预计村民年底还将领到一笔分红,来自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占地4.59亩,容量150千瓦,预计为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目前已经建成并网发电。

  【特色扶贫】发挥农业优势调结构迎丰收

  粮是“压舱石”,是百业之基。保粮食就是保安全,提效益才能富口袋。自2015年开始,洛阳市农业局就免费为朱坡村送来遴选的适宜气候特征、产量高、效益好的玉米种子和优质化肥,并随时为朱坡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去年三夏时节,朱坡村麦子熟了却没有收割机前去收割,为防止朱坡村民的麦子烂在地里,洛阳市农业局出资10万元购买一台收割机,后由村委商定鼓励村民承包三年,承包要求是免费为朱坡村村民收割麦子。

  除此之外,洛阳市农业局还为朱坡村争取到了依托孟津县祥景农业开发公司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该公司也争取到10万元政策性资金。目前,已经吸纳了多户村里富余劳动力,为农户增收。

  扶贫需要上“组合拳”。2016年10月朱坡村举办了红薯采摘节,使曾经乏人问津的红薯卖出了1.5元一斤的超高身价。此后还种植樱桃10亩、石榴20亩,朱坡村的特色农业越来越红火。如今朱坡村不再是仅凭借几亩薄田吃饭的贫困村,而是力争上游发展各种特色农业的特色村子。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说起当初为何选择这种产业扶贫模式,洛阳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归宝辰表示,朱坡是丘陵山区,资源贫乏,唯有发展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生存发展问题,焕发朱坡村经济的“造血”功能。因此,洛阳市农业局发挥农业领域优势,因地制宜为朱坡村的产业扶贫做出科学谋划,发展了香菇种植、林下养殖等实际产业,补齐该地没有产业的短板,为朱坡村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