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来凤五农民摁红手印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12-20

  12月19日讯 日前,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漫水乡胡家坝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要求退出贫困户的序列,赢得了现场群众的掌声。

  这5户贫困户此前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着党和国家的政策。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问及为什么会提出退出贫困户序列,他们都是一个共同的声音:生活现在慢慢变好了,把党的好政策留给更困难的人。

  在“胡家坝村我脱贫我光荣誓师及百姓宣讲大会”上,这5户申请退出贫困户的家庭代表坐上了主席台,并接受了当地政府授予的荣誉证书。


湖北恩施来凤五农民摁红手印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

  走进这些家庭,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来凤县副县长曾生表示,这5户贫困户自立自强,不等不靠不要,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这种自主脱贫、光荣脱贫的精神,值得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和倡导。

  5户农民主动申请不做贫困户

  漫水乡胡家坝村,阳光灿烂。

  “真是贫困户,大家来帮助;抢当贫困户,很难有出路”“退出贫困户,勤劳来致富,争当贫困户,吓跑儿媳妇”,这两幅标语,张贴在洗车小学发黄的墙面上,红得格外耀眼。附近群众闻讯而来,抢坐在院坝中间的200多个凳子上。

  胡家坝村,是来凤县的46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村里的贫困户相对较多,从2013年开始,许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4年时间,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吹来,许许多多的家庭发生了变化。精准扶贫政策在这里落地生了根,帮贫困户修建房屋和危房改造,贫困学生享受助学金……一系列的帮扶措施,让这些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湖北恩施来凤五农民摁红手印主动申请摘掉贫困帽

  “我自愿退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2月5日下午,胡家坝村5户农民主动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

  摁着红手印的申请书上,这样写道:“我叫潘家财,2013年因母亲重病,儿子上学,房屋破旧被纳入贫困户。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家通过努力,修了新屋,儿子毕业外出打工,收入比以前好很多了。我认为现在政府可以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现在一家三口可以养活我们一家。所以我申请退出贫困户,不再给政府添麻烦。”

  像潘家财一样提出退出贫困户的,还有当地4位农民,分别是殷昌顺、陶时美、田贤双和杨传付。

  不等不靠不要 农民变化背后的故事

  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许多人脑海里,是一千个问号!

  50岁的潘家财,是七组村民,和妻子刘水云、儿子潘义在浙江嘉兴的一家箱包厂务工。

  潘家财的母亲李志香患有心脏病。2014年,李志香去世时,潘家欠下了5万元外债,因为儿子上学和房屋破旧被村里纳入贫困户。

  潘家财和兄弟潘家树两家人,一起居住在60平方米的小木屋内,十分拥挤。政府通过政策改善了他家的居住条件。儿子潘义毕业后跟随父母一起外出务工,一家三口都能挣钱,日子逐渐变得好多了。所欠外债也全部还清。

  53岁的陶时美是九组村民,当时收入微薄,也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儿子在村里干起了村干部,女儿在来凤县城的春晖幼儿园上班,而他在当地一家煤矿参与管理,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殷昌顺40岁,妻子陈友莲患有肾炎,12岁的儿子在县城读书,5岁的女儿读幼儿园,家庭的主要困难是妻子治病,每月需要不少的花费。治疗费用花去10万多元,后续的药物治疗也需要每月开支800多元。而老家的房屋腐朽已经不能居住,当地政府为他家建起了125平方米的安置房,到家的公路已经打通。殷昌顺说,我主要是在湖南长沙一带开车务工,解决工资收入的问题。现在老家的房屋已经修建好了,路通了,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全家的生活状况。

  杨传付一家主要是老伴患有多种疾病,此前在广东东莞打工,欠下5万多元的外债。当务工回来的时候,发现老家的房屋已经不能居住,搭建塑料棚过完了2014年春节。2015年的一场大雨冲垮了唯一的房屋。“当时过年的时候,那真叫一个冷,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的情景。”杨传付说着,泪水涌了出来。

  当地政府多次探望杨传付,并用危房改造政策解决了125平方米的新房补贴。当地根据杨传付的实际情况,发挥其特长,聘请他当村医,女儿外出务工给家中寄钱,老伴在当地茶叶基地务工,家中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田贤双是十三组村民,夫妇二人此前在东莞打工。他儿子田凤山在湖北民族学院读书,费用支出每年在2万多元,而夫妇务工收入仅够维持家庭基本生计,学生的费用十分艰难,需要靠借钱送孩子读书。家中的木屋几乎处于垮塌的状态。

  当地政府也用危房改造的政策解决了房屋居住的问题。今年,田凤山顺利毕业,找到了工作。田凤山说,我现在在利川市忠路镇一小学教书,父母两人务工也能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家中房屋也得到了改造,以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就这样,每一户家庭的苦难,近几年的发展中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有人问,“怎么这傻,到手的政策不好好享受?”

  把党的好政策留给更需要的人

  在院坝会上,田凤山坐在主席台上道出退出贫困户序列缘由,“生活现在慢慢好了,还是把党的好政策留给更困难的人!”

  杨传付笑着说,好日子要靠自己干出来。现在一家人的收入上来了,家庭状况也逐步改善,这归功于党和国家扶贫政策,也归功于自己全家的努力,要实现小康生活,关键在于攒劲干,不能总是等靠要。

  来凤县检察院驻村扶贫队介绍,胡家坝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7户,672人,其中2014年脱贫32户135人;2015年脱贫87户439人;2016年脱贫49户133人;2017年脱贫5户13人,留存4户17人。

  目前,胡家坝村共发展藤茶300余亩,油茶1565亩,带动贫困户123户494人就业。为村基础建设筹资10万余元,共新建公路桥、便民桥12座(3座公路桥正在施工中);新修道路8.3公里,硬化道路6.5公里;新建文化广场1个;建垃圾池30个;新建拦水坝5座;新建村卫生室;新建的村委会办公楼已竣工,自来水大管网建设正按计划顺利进行。

  村里已接受5户农民的申请。

  据介绍,湖北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贫困人口退出的脱贫程序和相关标准,若通过由村“两委”组织的民主评议和驻村工作队的核实认可,就能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县里将开展验收抽查。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