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企协同创新 破解草种业“卡脖子”难题

来源:甘肃农业信息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21-11-10

  

  

  针对内蒙古乡土草品种数量少、产量低、种子缺口大的问题,近期,内蒙古科技厅组织实施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优良乡土草种质创新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目前,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 8 家单位共同实施。

  项目充分利用重要抗逆乡土草种质资源,在收集评价重要属种乡土草种的基础上,采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创制乡土草新种质,培育羊草、扁蓿豆、紫花苜蓿等新品种。挖掘抗逆相关候选基因,解析重要属种乡土草关键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建立核心种质资源库与高产示范基地,研发先进高效的良种繁育技术,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加快乡土草种的产业化,有效解决草地生态修复和草牧业发展中优良草品种短缺等“卡脖子”难题。


原文链接:http://nync.gansu.gov.cn/nync/c107912/202109/182762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