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1-17

  

  1、后备母猪。到了冬季,后备母猪因天气寒冷,光照少,运动不足,常发生发情相对推迟的现象。为了降低冬季低温对后备母猪的影响,饲养管理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多喂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青绿饲料及胡萝卜等促进其及时发情;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前提下,多让后备母猪运动,接触阳光。

  2、妊娠母猪。冬季对于妊娠母猪影响较大的是受到冷应激后,母猪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温症”(体温低于38℃)和“肠便秘”,低温时母猪为了抵御寒冷,全身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降低。肠便秘是随着胎儿的增大,挤压肠道的蠕动空间,再加上冬天低温,胃肠道蠕动缓慢,功能紊乱所致。妊娠母猪长时间处于冬季冷应激下,可能导致自发流产和膘情过瘦,体况下降,抵抗力差,诱发疾病。妊娠前期,为了让妊娠母猪有更多的胚胎着床,母猪配种后的前三周应降低饲喂量来增加胚胎的着床数量;妊娠中后期应加强运动,防止便秘的发生,可以在饲喂日粮中加大粗纤维饲料的比重,如草粉、糠、麸皮等。分娩前三天逐渐降低饲喂量,来降低母猪产后不食的现象。

  要保证猪舍的干燥,防止潮湿引起路面湿滑,导致母猪摔伤造成流产。此外,冬季因为天气寒冷,猪体表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蹄壳得不到韧性保护,弹性韧性减退,脆性增加,常发生蹄裂现象,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H和蛋氨酸锌,能有效降低冬季母猪蹄裂现象。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hdjl/znwd/njzsk/t1114247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